(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廣東省科技廳、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辦的2022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車(廣州站)暨廣州市硬科技企業培育行動5日在廣州啟動,將重點圍繞「造車健城」4條AI賽道(即AI+ 先進製造、AI+車輛交通、AI+健康醫療、AI+ 城市治理),徵集、挖掘、篩選一批技術成熟度較高、產業化前景較好的項目推薦進入「直通車」項目庫,對接相關科技園區、產業部門、龍頭企業和投資機構等。啟動活動上,多個大灣區「硬科技」項目路演,其中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團隊的電子陶瓷、光學系統裝備等多個項目。

面向全國徵集優秀科技企業和項目
記者了解到,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深圳證券交易所,從2019年開始在全國試點,常態化開展科技成果直通車路演活動。科技部火炬中心技術市場與成果轉化處副處長孫啟新表示,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車是以提高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工作成效為目標,搭建一個高水平科技成果與高質量科技企業的精準對接平台,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及科研人員創新能力服務地方產業創新和經濟發展。
今年,全國共有25個單位承擔了直通車系列活動,主題涵蓋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製造等。大灣區內共有兩個城市作為承辦單位,廣州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唯一承辦城市,佛山則以「智能製造+綠色低碳技術」為主題。其他承辦城市方面,北京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主題,而上海則是「生物醫藥」和「長三角一體化」。
「直通車以引進產業鏈上游的基礎層企業和技術團隊為目標,我們將從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成果直通車5000+個項目中精選一批技術成熟度較高、產業化前景較好的項目;同時,積極與全國24個直通車承辦城市互動,面向全國人工智能(AI)科研綜合實力強的高校院所徵集一批優秀科技成果和企業。」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秦海鷗表示。
接下來,廣州將面向產業鏈龍頭企業徵集急需的前沿技術需求,通過組織開展「直通車」路演對接活動,為前沿技術需求精準匹配「直通車」項目庫中的優質項目,促進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港科大博士團隊項目受關注
當天,同步啟動了廣州市硬科技企業培育行動,正式接受企業和項目報名。根據評選條件,2015年後註冊成立的企業有機會參評,企業應當具有創新能力和高成長能力,主要從事光電芯片、人工智能、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智能製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領域,擁有知識產權且無產權糾紛。企業入圍榜單可獲政府政策、金融賦能、企業服務、企業宣傳、企業入駐五大支持。
當天,5個來自全國各地硬科技成果項目舉行了路演,其中2個來自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團隊備受現場專家和投資機構關注。其中,由香港科技大學和深圳市環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帶來的「電子陶瓷」項目,由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主任勵建書、港科大教授溫維佳、中科院院士陳仙輝領銜。港科大博士、環波科技CEO胡傳燈介紹,該項目着眼於電子陶瓷材料的製備,將院士團隊優秀成果轉化,解決材料端難題,實現高端粉體國產化,為高端射頻器件和元器件提供設計和封裝平台。該成果在電子、通信、自動化、能源轉化和儲存領域起到關鍵作用,下游領域覆蓋光通信、電子電氣、航空航天、軍工等。

港科大另一個路演項目「光學顯微成像系統及技術服務」,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全息光鑷SLM-HOT、全景生物組織細胞成像系統、多模態顯微成像系統等高端智能光學系統裝備。團隊技術處於國際領先,產品在科研市場、醫療檢測、公共平台建設等方面,有巨大的應用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