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白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式宣布滅絕。圖為市民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參觀白鱘標本。(中新社)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有着「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式宣布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今日(21日)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名錄顯示,長江特有物種白鱘(Psephurus gladius)已經滅絕,長江鱘(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滅絕。全球範圍內,裸腹鱘多瑙河種群(Acipenser nudiventris Aral Sea subpopulation)滅絕。紅色名錄同時提升了其他7種鱘魚的保護等級。

IUCN全球鱘魚再評估結果顯示,全球現存的26種鱘魚均面臨滅絕威脅。其中約三分之二的鱘魚種群處於極度瀕危狀態。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和自然至關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樣性卻在持續喪失,河流生態不斷退化。

IUCN鱘魚專家組主席艾納·路維(Arne Ludwig)表示,「結果令人震驚和悲傷,但卻在意料之中。評估表明鱘魚仍然無法摘掉『世界上最受威脅的類群』這一頭銜。」

據了解,長江流域分布多達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魚類400多種,長江特有魚類170多種;擁有白鱀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生物12種。白鱘於2003年最後一次出現在長江宜賓南溪江段,而長江鱘(達氏鱘)則是因為未能發現除增殖放流種群外的幼魚,而被評估為野外滅絕。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