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孟冰)6月23日上午10點,伴隨長鳴的汽笛聲,一列滿載着100個標箱的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日用百貨等貨物的中歐班列(重慶)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中心站,一路向西奔赴11000多公里外的德國杜伊斯堡。
這是中歐班列(重慶)開行的第10000列重箱折列(41個40尺重箱折算為1個折算列)。
2011年3月19日,滿載重慶製造的電子產品,全國首趟中歐班列從重慶成功發出。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全線貫通,中歐班列發展序幕正式揭開。截至目前,全國累計開行中歐班列5萬餘列。重慶是首個且唯一重箱折列突破一萬列的中歐班列開行城市。與此同時,重慶國際鐵路班列累計開行數已突破17000列,位居全國第一。
「無論是運行線路,還是貨物品類、資源分布,都取得了驚人的增長。」渝新歐相關負責人介紹,中歐班列(重慶)現穩定運行線路近40條,可實現輻射國內59個鐵路站點和29個港口,惠及30多個城市和地區;國際可輻射歐洲、中亞、日韓、東南亞、北美及北非等地區,通達亞歐近百個城市。
貨物也從由最初的單一IT產品拓展至目前涵蓋智能終端、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高端醫療藥品及器械、冷鏈醫藥、郵包、跨境電商、輕工製品、大宗物資等上千種產品,門類齊全、貨源多樣。
境內外倉儲資源已拓展至近36萬平方米、可堆存場站面積超25萬平方米,涵蓋德國、波蘭、匈牙利、俄羅斯、越南、老撾、泰國等近20個歐亞國家,並擁有國內首個自主產權杜伊斯堡海外倉。
「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重箱折列從零到萬的跨越式發展,實則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鐵路物流處處長彭茜表示。
「渝新歐將力爭在更多領域持續突破、更多區域實現聯通,做好中亞、中老泰、中越、渝滇緬印度洋班列運營,助推重慶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渝新歐公司總經理漆丹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