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原生前最愛同一班邵氏好友敘舊。

「不要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把我當作泥土吧!」這是楚原的格言!

事實上他就是不把自己當一回事,惟有這樣他才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第一次見楚原在邵氏片廠,他趴在攝影機前面專注地研究寫着大大隻「毒」字的酒瓶。原來他為「流星、蝴蝶、劍」補戲⋯⋯因為影片太懸,有話事人認為片中有人飲了酒就死,觀眾會不明白為什麼會死。所以楚原誇張地特寫一個「毒」字⋯⋯

楚原說:「你永遠不要跟話事人講道理!」

這就是楚原!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邵氏是拍國語片(普通話)為主,自然是說國語的人多勢眾,李翰祥、張徹、程剛、孫仲·華山等等,廣東仔只有楚原、劉家良二人。後者跟楚原剛好相反,他以功夫獨步,傲視片場⋯⋯然後「流星、蝴蝶、劍」大收特收,創下新派武俠片潮流,先是令岳華紅完再紅⋯⋯繼而《多情劍客無情劍》令打仔狄龍搖身一變成狄大俠,「三少爺的劍」使寂寂無名的爾冬陞成為明星⋯⋯楚原還原了「72家房客」的輝煌,雖未至於要風得風,但已經可以要雨得雨。他與劉家良兩個廣東仔霸佔了邵氏片場所有片廠的一半。兩個廣東仔在片場威風凜凜,劉家良人仔細細卻開着勞斯萊斯遊走片場。而楚原則開名為「掃把佬」的日本小車穿牛記笠記走來走去。他經常掛在口邊的是:「我孤寒呀!唔捨得買貴嘢!」

孤寒導演張保仔(原名張寶堅)是楚原的花名。但更多人叫他做師傅。

不過,楚原正式承認的徒弟只有兩個半,馮淬凡及石修,另一個是契徒弟王晶(宣傳用)。其他跟他學習或指導過一招半式的不計其數。不是他好為人師,是因為他樂於扶人一把。表面視錢如命的他,若知道圈中真有人急需幫助,他往往暗中幫忙,出錢出力。低層員工都特別跟他親近也不無道理。

曾經不只一次有邵氏工作人員說:「楚原是真正的才子,能寫,擅音律,詩詞歌賦朗朗上口,而且更懂粵劇鑼鼓。」爾冬陞拍《新不了情》其中馮寶寶唱的主題曲《江河水》正是楚原為他們揀選。不為太多人知曉的是,楚原拍戲之餘也在台灣的大報撰寫專欄文章,他悄悄地說:「我才是多妻(棲)人,導演、編劇、演員、作家。」

楚原常令身邊人受益的是,他偷偷放演員賺外快之餘,常提醒大家:搵幾多無用,剩幾多(錢)才是自己的,人可以什麼都冇,但必須要有腰骨錢。

退休後的楚原腰骨直直,不為名利營謀,強調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文:何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