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記者 向 芸)從造型極其相似的黃金面具到手勢相同的青銅立人,從金冠帶、金杖上都有的魚、鳥、箭紋飾到祭祀區中層層疊疊、不計其數的象牙,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到底有什麼關係?未來將如何保護這兩個遺址?12月18日上午,三星堆遺址與金沙遺址正式簽約,作為古蜀文明遺址項目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雙方將共同推出文物修復保護研究新成果,共同尋求持續發揮古蜀文化影響力的展陳方式和途徑。學者提出,未來的研究可以與中亞、西亞等地的青銅文明進行對話,清楚表述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在世界青銅文明中的貢獻。
長期以來,古蜀僅存在於語焉不詳的傳說故事中。上世紀至本世紀初,三星堆、金沙遺址的發現與發掘,讓古蜀國的發展脈絡逐漸清晰起來。考古資料顯示,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戰國船棺遺址共同勾勒了古蜀文明從起源、發展到消亡的大體過程,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論證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
隨着三星堆遺址新一輪考古發掘的深入,三星堆與金沙接連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相似文物。這些精緻絕倫的古蜀文物既有相似也有不同,可看出金沙和三星堆有着同樣的神權價值符號和信仰體系,兩者之間也存在着政權、王權與神權的興衰更替與中心的轉移,並為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學說的確立提供了重要佐證。
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王方看來,金沙文化與三星堆文化存在顯著的文化演變、吸納與融合的態勢。「金沙遺址最關鍵的價值是解開了三星堆的去向之謎,完善了四川先秦考古學的文化序列。」
事實上,隨着2001年金沙遺址的發掘,古蜀文明遺址申遺就被提上日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助理李光涵表示,三星堆與金沙遺址至少符合世界文化遺產價值標準的前三條,尤其是作為「已消失文明的見證」最有價值。「三星堆目前地面遺存基本沒有,呈現出來的主要是地下遺存。歷史文獻對三星堆的記載是缺失的,主要還是以考古的遺存、出土的文物來提供佐證。未來應在價值闡釋的完整上下功夫,並解決好土遺址的展示等方面的問題。」

遺址祭祀區域保存完好
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看來,三星堆和金沙都是重要的都城遺址,三星堆的城牆、宮室區域、宗教祭祀區域等都還保存,金沙遺址的祭禮區保存也很完整,如果兩者聯合申遺,具有互補性。「三星堆與金沙,都需要從不同角度展示遺址現狀與歷史價值等問題,這對申遺的基礎研究很重要。」
「三星堆發現以後,極大豐富了中國青銅文化的體系,尤其是彌補了藝術、神化、宗教的表達。」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認為,三星堆文明是一個世界級考古發現,在申遺過程中,要考慮把三星堆放在世界文明的高度進行比較研究。他建議未來的研究中,可以與中亞、西亞等地的青銅文明進行對話,清楚表述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在世界青銅文明中的貢獻。
廣漢市委副書記、三星堆遺址管委會主任王居中表示,下一步將開展依法劃定遺產區和緩衝區、全面建設遺址監測體系、持續深化考古研究等十項工作。據了解,投資14.23億元、總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也將於明年開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