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在今年深圳市福田區兩會中,福田區政協委員、港澳特邀人士界別、香港培僑書院副校長王惠成對「加強深港澳青年的交流互動」的議題十分關注。

10月16日上午,在福田區政協六屆一次會議的大會發言環節,他建議深圳引進更多香港素質教育機構,開展一系列的交流活動,加強深港澳青少年文化藝術、科技等交流。

首先,在科普教育方面,他建議大灣區城市的政府部門給予更多支持及配合,讓深圳的香港教育機構組織考察團,使香港師生有更多機會到深圳考察高科技發展。「要創科能夠持續發展,做好科普教育,絕對是重中之重。大灣區城市日後可加強科普方面的交流,提升創新科技的發展。」

他希望香港師生可以親身考察當地的創科設施,藉此了解高科技發展對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科普教育在深圳的實踐與實用等,並組織前往當地學校參觀,彼此互相借鑒,共同提升。此外,雙方亦可多與坊間推動科普教育的團體合辦科普教育比賽,激發深港澳中小學師生對科普的興趣。

「過去數年,兩地成功舉辦了不少科普學界比賽,例如海峽兩岸暨港澳機械人大賽、未來工程師大賽等,兩地參賽師生互相切磋交流,彼此建立友誼。這類活動日後可加強推動,相信能有助拓闊三地學生的視野。」由於疫情持續,兩地學生的實體交流活動短期內難以開展,他亦建議深港兩地舉辦更多在線科普交流活動。

文化藝術方面,三地應充分利用現有的交流平台,鞏固友誼。交流的活動除了一般的參觀考察外,亦可加入新元素,特別是針對時下青少年的喜好及需求,開辦特色而又具意義的交流,例如以音樂、電影、書畫為主題的藝術文化交流活動,相信對時下青少年有一定的吸引力,從而拓展交流的層面。

「例如,深圳政府可組織當地知名的藝術工作者,與港澳青少年進行互動交流,分享創作心得、現場教授相關技巧等,拓寬港澳青少年的視野。」王惠成表示,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兩地亦可搭建網上交流平台,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同時透過視頻實時對話,就文化藝術交流討論。透過網絡的聯繫,能夠超越地域上的限制,讓三地青少年也能持續聯絡及交流,深化交流互動。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