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記者13日從珠海市政府獲悉,珠海市政府常務會議近日審議並原則通過《珠海市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2021-2023)》(下稱《工作方案》),圍繞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電子化、降低口岸通關成本、推進「智慧口岸」及智慧港口建設等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據悉,這是珠海連續第三年出台專門措施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各港口邊檢站24小時通關服務
《工作方案》提出,進一步深化「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准入」等改革,推進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國際航行船舶實行「先通關後查驗」海事船舶通關模式,各港口邊檢站實行24小時通關服務。同時,要求公布公開水運口岸進出口作業流程和作業時限,增強口岸作業透明度。
降低口岸通關成本 收費清單公示
在持續提升通關作業效率方面,《工作方案》明確要優化進出口特定商品監管模式,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出口機電產品等特定商品,可優先查驗和檢疫處理。繼續深化大宗資源商品檢驗監管模式改革,擴大礦產品「先放後檢」「依企業申請」實施範圍。提高非入侵式檢查比例,擴大「智能審圖」等覆蓋範圍。
為進一步降低口岸通關成本,《工作方案》要求落實「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並動態更新,增強口岸收費透明度的基礎上,落實政府降費措施,擴大免除查驗沒有問題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施行口岸收費「一站式陽光價格」,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清理不合理收費。

珠海跨境貿易便利化指標廣東第四
近年珠海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通關效率位居全國、廣東省前列。據國家發改委去年對全國80個主要城市的營商環境情況進行測評,珠海跨境貿易便利化指標全國排名第20位、廣東省排名第4位。
責任編輯:
宋得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