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步結果公布後,朔爾茨邊行邊飲啤酒。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德國國會大選初步點票結果顯示,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以25.7%得票率,些微優勢領先現任總理默克爾所屬的中間偏右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及姊妹政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今次大選各黨得票的分散程度是戰後之最,預料組閣談判所花時間可能比起上屆大選的5個多月更久,並可能出現歷來首次三黨聯合執政。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朔爾茨昨日表示,得票大跌的基民盟及基社盟已經失去管治資格,揚言要在聖誕前完成籌組新政府。

● 朔爾茨向支持者揮手。 新華社

德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社民黨獲得25.7%的選票,基民盟/基社盟合共得票率為24.1%。選前在聯邦議會擁有議席的其餘4個政黨--綠黨、自由民主黨(自民黨)、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及極左的左翼黨,得票率分別為14.8%、11.5%、10.3%、4.9%。由於德國選舉規定得票率低於5%的政黨不能獲得議席,左翼黨最終或無法進入國會。

基民盟得票大跌 拒與社民黨合作

● 社民黨支持者揮舞旗幟慶祝。 美聯社

與2017年大選相比,社民黨得票大增超過5個百分點,基民盟/基社盟則大跌近9個百分點,綠黨表現是歷來最佳,但仍不及選前預期。根據德國選舉「超額議席」機制,今次選舉後聯邦議會議席將由選前709席增至735席,其中社民黨獲得206席,較基民盟及基社盟多10席。

德國選舉規定,一個政黨或政黨聯盟要穩定執政,需要在聯邦議會拿到過半數議席。由於社民黨此前已表示不願再與基民盟聯合執政,按照初步結果,兩大黨中任何一黨再拉一個小黨也無法達到過半數議席,因此未來很可能由一個大黨加兩個小黨聯合執政。兩大黨中誰能拉到兩個小黨達到過半數議席,誰就能主導組閣。

朔爾茨:選民求變 拉舍特:差距很小

朔爾茨在勝選演說中,形容社民黨在選舉中取得「巨大成功」,反映選民求變,希望他出任下屆總理。基民盟總理候選人拉舍特則承認選舉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強調兩大黨得票率差距很小,他將努力組建一個由基民盟/基社盟主導的內閣,不會再尋求和社民黨合作。

● 拉舍特承認選舉結果不盡如人意。 美聯社

三黨聯合執政將比現階段基民盟與社民黨的兩黨聯合執政更為複雜,是德國戰後從未出現過的政治局面。由於所有政黨都表明不會與AfD合作,左翼黨則可能得不到議席,因此從目前情況看,「社民黨、綠黨、自民黨」組合以及「基民盟/基社盟、綠黨、自民黨」組合是最大機會出現的組閣方式,這意味着綠黨和自民黨將成為「造王者」。

德媒猜想聯盟組合 「紅綠燈戰牙買加」

德國媒體習慣根據不同政黨的代表顏色命名組合方式,社民黨、基民盟/基社盟、綠黨、自民黨代表色分別為紅色、黑色、綠色、黃色,因此這兩種組合分別被稱為「紅綠燈」(紅綠黃)組合和「牙買加」(牙買加國旗色黑綠黃)組合。「紅綠燈」組合的難點在於三黨在是否加稅、是否維持零財赤上有較大分歧。「牙買加」的難點在於,基民盟/基社盟與自民黨過去在移民和能源政策上分歧較大,4年前曾因此組閣失敗。

其他理論上的組合還有社民黨與基民盟/基社盟的「大聯合」,以及由基民盟/基社盟、社民黨、自民黨組成的「德意志」組合(德國國旗色紅黃黑)等。但這些情況都需要兩大黨之間達成妥協,只有在各自主導組閣的努力都失敗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自民黨領袖林德納表示與兩大黨派接觸前,希望與綠黨先行達成共識,推動加速組閣程序。綠黨主席貝爾博克則強調不論與任何黨派協商,都會要求將氣候危機視作新政府首要議題。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