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 記者石華、通訊員劉操 深圳報道)25日,第十七屆文博會華僑城甘坑新鎮分會場暨「二十四史文獻展」開幕式在深圳甘坑客家小鎮二十四史書院舉辦。作為分會場特色活動,華僑城文化集團聯合中華文化促進會,推出「二十四史文獻展」,進一步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史記》、《漢書》、《三國志》等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所記歷史自傳說中的黃帝至明朝崇禎十七年共4000多年,涵蓋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內容,共計3200餘捲,約4700萬字。
自2016年開始,華僑城文化集團投資超億元,襄助中華文化促進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開展「二十四史」歷史典籍整理工程,編纂出版《今註本二十四史》。該書被譽為「文史界的三峽工程」,開「史家註史」先河,利用當代史學研究成果、近現代考古成果及金石碑刻等資料,對二十四史進行全面注釋、校勘和標點;彌補「前四史」之外「正史無註」的不足;對原載的錯漏之處進行糾正,對現行版本發現的標點錯誤進行改正。最終成果為精校精註的24種正史共600餘冊,預計總字數約1.4億字。

曾任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嘉璐對這一工程評價甚高:「《今註本二十四史》編纂出版將是中華史學上的一座豐碑,同時也是中華文化上的一座豐碑,通過《今註本二十四史》將架設起中國古今的橋樑和中外交流的橋樑。」
據了解,《今註本二十四史》自1994年國家文化部批准立項以來,編纂周期已歷時27年,目前已完成第一批、第二批共13種史籍編校出版,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科研成果,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度優秀出版成果/年度優秀圖書特別貢獻獎。其中,《今註本二十四史•史記》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預計到2024年完成所有史書的校勘和注釋,並編纂出版,屆時將形成一整套能夠代表當代學術水準、能夠為史學研究者及普通閱史者提供極大助益的二十四史權威版本。
「二十四史文獻展」在細緻梳理二十四史成書歷史脈絡基礎上,再現《今註本二十四史》自1994年獲批立項以來幾經坎坷、艱辛成書的歷程,集中展示編纂團隊——國內50餘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多位歷史學家——傾力校釋二十四史過程中形成的文獻資料及檔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