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追思儀禮昨日在台北舉行。
●房祖名低調到場,逗留不超過30分鐘。
●房祖名代表父親向李行作最後致敬。
●導演侯孝賢(左)昨日到場,送李行最後一程。
●導演朱延平擔任治喪委員會主委。
●李烈
●楊貴媚
●楊惠姍

告別台灣電影教父 影視圈逾百人出席

綜合中央社報道 有台灣電影教父之稱的李行因心肺衰竭逝世,享耆壽91歲。追思儀禮昨日在台北舉行。由於他對華語電影界貢獻卓越,影視圈逾百人出席,包括朱延平、楊貴媚以及侯孝賢等皆前來送行,而房祖名也專誠代表父親成龍、母親林鳳嬌出席。

李行於8月19日因心臟衰竭在台北病逝,李行從事電影創作30年,促進兩岸電影交流及老電影保存又是30年,他一生看盡台灣電影的轉變,並成為台灣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據悉,李行91歲生日壽宴上,仍在關心自己的紀錄片《形影·不離》完成進度和影視聽中心搬家狀況,無時無刻都在關注電影。

由於防疫限制,李行追思儀禮廳內約80人,廳外則有約百人,包括侯孝賢、朱延平、王童、王小棣、陳玉勳、李烈、楊惠姍、楊貴媚、廖慶松、石雋、葉如芬、歐陽龍、房祖名等影視圈人士都親自出席。

房祖名昨天以一身黑色衣着、戴上黑色鴨舌帽低調到場,全程待不超過30分鐘,便匆匆從側門離開。他先前到靈堂致意時就表示,從未看過媽媽林鳳嬌這麼難過,而媽媽一聽到李導演去世,難過到幾乎什麼事情都無法做,更是不敢看新聞,就怕看到會情緒崩潰,所以他一直想為媽媽做點什麼,就決定來靈堂親自給李行導演上炷香。

成龍跨海寄花籃追思

祖名續說:「對我來說,李行導演是一位慈祥的長輩,媽媽其實很少跟我提自己過去的電影,但我這次回去,想好好地把李行導演跟媽媽的電影再看一遍,感受李導演對電影的熱愛與貢獻。」而成龍、林鳳嬌雖無法到場,但他們早在靈堂開放第一天,就跨海寄花籃,獻上無盡的追思。

跟李行師徒情深厚的李烈表示,因為李行非常注重禮儀和細節,大家都希望今(8日)天送他的方式和流程,他都會很滿意。提到和李行的緣分,李烈表示,第一部電影就是和李行合作《小城故事》:「李導演的嚴格和要求是非常出名的,他讓我知道在往後的工作上,所有的要求和嚴格都是對的,所以我在工作上很嚴格的時候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李導演教會我的。」

不過李行其實相當愛護演員,李烈形容,導演對她一點都不兇,「因為我很乖啊,我當初就是一個小女孩,第一部電影的時候一定什麼事都是戰戰兢兢的,所以我真的沒有被他罵過。」

演員楊貴媚表示,雖然只和李行合作過一部作品,但李行一直對她關照有加:「很愛護我,我們也結了不解之緣」。楊惠姍則提及成名作《玉卿嫂》就是時任監製李行給的機會:「(李行)對我的一生影響很多,沒有李行沒有惠姍」。

此外,李行摯友、導演朱延平也在現場張羅,盡力為朋友做好最後的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