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新華社今日(5日)發布消息指,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總體方案》明確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階段發展目標,到2024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時,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體制機制運作順暢,創新要素明顯集聚,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與澳門有序銜接,在合作區居住、就業的澳門居民大幅增加,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建立,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

到2029年澳門回歸祖國30周年時,合作區與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全面確立,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特色產業發展形成規模,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琴澳一體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到2035年,「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和優越性全面彰顯,合作區經濟實力和科技競爭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高效運轉,琴澳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基本實現。

《總體方案》明確了四大戰略定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橫琴地處珠海南端,與澳門一水一橋之隔,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平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新形勢下做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發開放,是深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舉措,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部署,是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的重要動力,有利於推動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澳合作開發橫琴的重要指示精神,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發展,此番公布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在「總體要求」「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保障措施」六個方面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做了總體安排。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合作區範圍:合作區實施範圍為橫琴島「一線」和「二線」之間的海關監管區域,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其中,橫琴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之間設為「一線」;橫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其他地區(以下簡稱內地)之間設為「二線」。

根據橫琴全島客觀現實情況,對合作區進行分區分類施策管理。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和橫琴口岸澳門管轄區,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管理,適用澳門有關制度和規定,與其他區域物理圍網隔離;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區域採用電子圍網監管和目錄清單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實施特殊政策。

2009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橫琴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橫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制度創新深入推進,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同時,橫琴實體經濟發展還不充分,服務澳門特徵還不夠明顯,與澳門一體化發展還有待加強,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任重道遠。

全文: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