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8月12日,記者從深圳市交通局獲悉,深圳東部過境高速公路工程已順利完成首個樁基施工、首片梁預製架設、首片鋼箱梁吊裝、首條高壓線遷改等節點目,項目正安全有序推進建設。全線建成通車後,將實現深港兩地「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大通關格局,有利於促進貨運交通與城市交通相分離,緩解交通擁堵;有利於加強深圳東部地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繫,促進坪山、龍崗等東部地區發展。
深圳東部過境高速公路工程起於蓮塘口岸,途經羅湖區、龍崗區、坪山區,終於金錢坳立交。起點向南通過口岸與香港1號幹線公路相銜接,向西通過市政連接線與北環快速路、愛國路相連接,終點向東接入深汕、惠鹽高速公路。全長32.2公里,其中蓮塘隧道口至梧桐立交段10.3公里已建成通車。在工程現場,翠寶路鋼箱梁架設、石寮水庫1號橋架梁、預製梁場正在施工大幹,全線橋樑、路基、互通立交、預製梁等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蓮塘隧道是東部過境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主線為雙向8車道,單洞全長2650米,其分叉部採用3+2車道形式,最大開挖斷面達428.5平方米,高度18.41米,跨度30.01米,為目前國內排名第一特大斷面公路隧道;分岔部最小凈距段岩柱厚度為0.5米,是國內排名第二最小凈距的工程。

據了解,該項目專門委託AECOM公司,對本工程景觀提升進行方案設計。在生態修復上,橋底放置人工鳥巢,並在小段垂直擋牆上保持天然石牆並開洞,吸引鳥類使用築巢。橋墩、垂直擋牆引入耐旱、防污染、可於陰暗環境生長及低修剪要求的攀緣植物進行垂直綠化。在林相修復上,運用宮脅造林法選擇鄉土種植物,因生產群落結構完整、區域穩定狀態,後期可完全遵循自然循環規律,形成「少人工管理型」的「近自然森林」。從消隱到交融,從融入到共生,打造深圳東部最生態、最環境友好的景觀高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