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韓毅 重慶報道)重慶市政府新聞辦29日發布消息,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了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產邊界調整項目——重慶五里坡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巫山縣委書記曹邦興表示,「申遺」是保護的開始。巫山將從資源保護、科研合作等方面探索遺產地保護利用,在摸清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現狀的基礎上,加大與科研院校合作,開展重點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特有珍稀植物等專項監測和調查,建設野生動物救護站、科研監測實驗室,全力提升科研水平。

重慶五里坡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地新聞發布會。(香港文匯網記者韓毅攝)

重慶五里坡世界自然遺產地位於巫山縣東北部,總面積5782公頃,遺產地緩衝區面積4378公頃,最低海拔175米,最高海拔2680米。2013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有3000公頃的原始森林、300公頃原生性亞高山草甸、26.6公頃的穗花杉群落,還有高山濕地。現已發現維管植物3001種、陸生脊椎動物447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4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7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3種,生物基因庫豐富。

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巫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五里坡與神農架自然遺產地同屬大巴山弧,接壤邊界約9公里,兩者的連接處是眾多物種繁衍的重要通道,共同構成了大巴山林的天然物種走廊。五里坡保護區不是作為中國一個新的項目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地,而是作為湖北省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產地邊界微調項目。項目伊始,巫山便確定了五里坡「申遺」路徑——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產地邊界微調項目,在於提升五里坡保護區的國際認可度,並增強神農架遺產地的完整性。

歷時四年 入列世界自然遺產

2017年,五里坡保護區申遺項目於正式啟動後,巫山縣積極與湖北省政府相關部門和神農架林區政府積極溝通,得到大力支持。曹邦興介紹,2018年12月,湖北省林業廳、神農架林區政府同意重慶五里坡通過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產邊界微調的方式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地。2019年1月,重慶五里坡申遺文本遞交世界遺產中心。

2021年6月,世界遺產中心公布世界遺產大會決議草案和諮詢評估報告,評估機構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納入將加強對重要廊道和棲息地的保護,使物種能夠在湖北的神農架森林、五里坡自然保護區的喀斯特森林、濕地以及具有重要植物學意義的大巴山之間自由交流和遷徙,評估報告中描述到: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為重點鳥區,邊界調整將展示34種珍稀瀕危動物物種,為保護遺產地的突出普遍價值和提高遺產地的完整性帶來積極的結果,因此建議予以批准。

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巫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重慶市林業局副局長王聲斌介紹,今年6月,世界遺產中心公布世界遺產大會決議草案和諮詢評估報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評估結果為通過,並提了兩個要求,五里坡和神農架是一個整體,要在明年2月1日前把新的保護管理規劃提交至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另外,要把變化以後的神農架自然遺產旅遊總體發展規劃一並在明年2月1日前提交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生態優先 開展科普研學活動

曹邦興稱,充分運用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設置的智能設備,實時跟蹤區內野生動物生活情況和野生植物生長情況。同時,加快建設生物多樣性科普中心,藉助於現代的智能手段,開發「飛躍五里坡」等智能體驗業態,完整介紹五里坡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此外,也在符合相關法規規定的前提下,適時開展科普和研學活動,讓大眾能夠了解五里坡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普遍價值。

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巫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巫山將從資源保護、科研合作、文旅融合等方面探索遺產地保護利用。」巫山縣副縣長黃勇稱,將在摸清遺產地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現狀的基礎上,加大與科研院校合作,開展重點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特有珍稀植物等專項監測和調查,建設野生動物救護站、科研監測實驗室,全力提升科研水平。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展覽館、保護區宣教走廊等項目建設,為當地群眾帶來更多生態紅利。

黃勇表示,五里坡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首先要保護好原真性和多樣性,這是永續利用的前提。其次要用好品牌的影響力,整個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只有14個。五里坡入列世界自然遺產地之後,將加快把巫峽神女景區創建為該縣第二個5A級景區,在巫山形成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兩個5A級景區和一批4A級景區組成的核心旅遊區,提高旅遊競爭力。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