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武漢病毒所研究員袁志明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作為生物安全等級、防護等級最高的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在2018年正式投入運行以來,沒有發生過任何病原洩漏和人員感染事故。

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袁志明(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袁志明稱,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的,這已經成為學術界的普遍共識。在2021年7月5日,24名國際知名專家再次在《刺針》(內地譯作《柳葉刀》)上發表論文指出,目前沒有任何的科學證據支持新冠病毒從中國實驗室洩漏的理論。在2021年7月7日,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的這些科學家,在歐洲科學數據共享平台Zenodo上發表預印本文章,指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來自於武漢實驗室」;「沒有證據表明任何早期的病例與武漢病毒研究所存在聯繫」;「沒有證據表明在大流行之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擁有或研究過新冠病毒的祖先」。

「就在前幾天,有22名中外科學家在《中國科學》上聯合刊發論文,運用經典的進化理論方法,有力論證了為什麼新冠病毒只可能來自於自然,而不可能由人為製造,用科學的證據駁斥了『實驗室洩漏』的陰謀論。」袁志明表示。

袁志明稱,作為生物安全等級、防護等級最高的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在2018年正式投入運行以來,沒有發生過任何病原洩漏和人員感染事故。武漢P4實驗室按照國際要求和國家標準進行設計、建設和運行,不僅具有穩定可靠的生物安全防護設施,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和一支專業化的支撐、管理和維護人員隊伍。

「我可以肯定地說,武漢P4實驗室的硬件設施、管理水平、人員隊伍和工作方式,和目前世界上運行的其他P4實驗室是一樣的。」袁志明表示,有媒體曾經報道,「武漢病毒研究所有3名研究人員曾於2019年的11月份到醫院就診,其症狀和新冠病毒是一致的」,這完全是無中生有。「如果要搞清這個事實真相,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要這些媒體記者告訴我們這三人的姓名,真相就可以水落石出了。其實我們很早就提出了這個建議,但是直到現在我們並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袁志明強調,2019年12月30日之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沒有接觸、保藏和研究過新冠病毒。武漢病毒研究所從來沒有設計、製造和洩漏新冠病毒。目前為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職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冠病毒的「零感染」。

袁志明指出,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漢病毒研究所利用長期以來積累的平台、技術和人才優勢,迅速確定是新型冠狀病毒,分離得到了病毒毒株,測定了全基因組序列,並於2020年1月12日向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提交了全基因組序列。這些重要的研究結果,為全球開展病原檢測、抗病毒藥物篩選和疫苗研究提供了基礎,也為全球抗擊疫情贏得了時間。在分離獲得新冠病毒毒株後,組織開展抗病毒藥物篩選、疫苗研究和動物模型的建立工作,為科技抗疫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他表示,因為地處武漢,也因為抗擊疫情的工作,武漢病毒研究所受到了全球關注,也被捲入到各種謠言中。這些謠言給病毒所的科研人員帶來了極大壓力,也干擾了正常的一些科研工作,還對國際學術界的正常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帶來負面影響。

袁志明強調,面對目前仍然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唯有全球合作,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才能夠有效地遏制病毒的蔓延,才能讓全球人民重新回到繁榮和諧的生活。「武漢病毒研究所將秉承我們開放透明的態度,願意和各位科學家一道繼續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我們的貢獻。」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