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張帆報道)這個周末,在滬出席「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的兩岸嘉賓在會議結束後,還先後參觀了中共一大紀念館和浦東改革開放30周年成就展。不少台胞在參觀後直言,看到了真實的中國共產黨黨史,更堅定了他們的信念:「祖國統一我不能缺席。」


「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和台灣統派團體聯合舉辦。在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劉軍川等的陪同下,台灣新黨前主席郁慕明、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中華海峽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恆、台灣資深媒體人黎建南、黃智賢,以及參會的台灣青年認真參觀了展覽。對於台灣同胞來說,來到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還是第一次,大家不僅全程認真聽講解,還頻頻拿出手機留影。

「台灣同胞應多來看看」
今年6月剛剛對外開放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設有常設展覽「偉大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展出各類圖片、實物等展品1168件。展覽包括序廳「歷史選擇 偉大起點」、第一部分「前仆後繼 救亡圖存」、第二部分「民眾覺醒 主義抉擇」、第三部分「早期組織 星火初燃」、第四部分「開天闢地 日出東方」、第五部分「砥礪前行 光輝歷程」和尾廳「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遠奮鬥」共7個板塊,生動體現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歷程。

記者了解到,現場參觀的不少台胞也看過近期熱映的影視劇,因此,當熒幕上的人和物就在眼前真實呈現時倍感親切。在白銅雕塑「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前,中華海峽經貿交流協會秘書長謝源駿激動地脫口而出:「這個場景我在《1921》中看到過!」一邊連連按下相機快門。他認為,這十多位當時平均年齡28歲的年輕人,是一群真正有理想的優秀中國青年。新黨前主席郁慕明則在巨幅油畫《星火》前駐足良久。這幅作品描繪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批50多位黨員的群像。郁慕明表示,中國共產黨在百年間,不畏曲折、與時俱進,引領中國變為世界強國。所以,「台灣人(當局)應該看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好好檢討反省,而不是在那裏不斷批評,意識形態作祟。」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亦認為:「我們台灣同胞應該多來這裏看看。不了解這段歷史,就不知道祖國大陸為何能發展得那麼好。」
孫中山理想的實踐者
在展廳內,不少高科技的展陳也讓台胞們感到很新鮮。特別是用「實景+裸眼3D」的方式還原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從籌備、開始、爭論到轉移至嘉興南湖紅船的全過程。大家靜靜站立、仔細觀看,影片結束仍意猶未盡。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說:「他們走在了那個時代的最前端,開啟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他在參觀「砥礪前行,光輝歷程」部分時非常感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讓祖國走到國際舞台的中央,所有中國人都感到自豪。」
南京市台協台青會召集人鄭文欽認為,這次參觀像是一次溯源,台灣同胞在這裏看到了真實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一個不同於被台灣當局肆意歪曲的中國共產黨歷史。資深媒體人黎建南笑着說,他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做了一次「總複習」,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為民族謀復興,如今還在為世界謀大同。「謀大同就是孫中山的理念,共產黨做到了。」
73歲的《卓越》雜誌社社長曹原彰堅信,隨着祖國大陸的發展壯大,將繼續為台灣同胞分享機遇開闢更廣闊的空間、更光明的前景。作為媒體人,一定要突破阻礙,把大陸的實情向台灣傳播。
研討達成六項共識
另據了解,為期兩天的研討活動中,百餘位兩岸嘉賓圍繞「從百年變局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主題,就「百年變局與兩岸關係」、「民族復興與國家統一」和「攜手圓夢與青年擔當」三項議題深入討論,達成了六項共識: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努力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加強兩岸人文交流、強化兩岸青年使命擔當。大家一致認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值得倍加珍惜。
不少台灣青年在參加了活動後表示,「在未來祖國統一大業中,我們台灣同胞不能缺席。」同時還強調未來要團結引導台灣年輕一代,不斷壯大島內支持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力量,為共同促祖國統一作出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