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張帆報道: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今天(15日)表示,上海作為兩岸交流最活躍地區之一,將繼續當好兩岸交流溝通的橋樑和紐帶,進一步拓寬兩岸青少年交流的渠道,助力更多台青在上海圓夢。

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與台灣統派團體聯合主辦的首屆「攜手夢圓——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今天在滬開幕。李強在出席開幕式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七一」講話深刻指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要和衷共濟、團結向前,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這一擲地有聲的講話,道出了全體中華人民共同心愿,指出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兩岸交流的重要城市
李強說,上海歷來是兩岸交流交往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兩岸關係當中很多具有破冰意義的「第一」都誕生在這座城市。1988年,首艘來自於台灣的客輪停靠地就是上海。2003年,首架台灣民航班機也是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008年,兩岸開始直航,雙向全面空中通航,亦是從上海開始。上海已經日益成為台灣同胞宜學、宜游、宜業和宜居之城,是台灣同胞在大陸發展的首選之一。在疫情之前,常駐上海的台胞曾達到50萬。去年,儘管有疫情的阻礙,在滬台企的數量並沒有減少,至今仍有15000家台灣企業在上海發展,且勢頭良好。
面向未來,上海將持續為增進兩岸交流合作,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作出更大的貢獻。首先,上海將繼續優化投資興業的環境,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作為牽引,把台企所長與上海所需結合起來,鼓勵台企參與上海的五個中心建設和浦東進一步高水平改革開放。同時會持續打造更加優良的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讓更多台企能夠搭上祖國大陸經濟增長的快車,共享上海發展的機遇。
搭建好地方交流平台
李強指出,地方往來、民間交流是兩岸關係的重要基礎。為此,上海將進一步加強同台灣友好縣市的交往聯繫,創造條件,深入開展基層的交流交往,不斷鞏固已有的基礎,拓展更多的渠道創新。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把滬台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做深、做細、做實、做出成效。
同時,李強認為,作為國際文化大都市,上海在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方面也大有可為。上海將用好豐富的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資源,精心設計並推出更多台灣同胞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同時,也會引進更多台灣優質的文化產品,支持兩地文化產品交流互鑒,厚植滬台文化交流、民間交流的基礎,維繫、好鞏固好、發展好兩岸共同的文化紐帶。
助力更多台青圓夢
李強還特別表示,下一步,上海一定會進一步傾聽台商台胞的心聲,了解台胞所需,幫助他們解決在上海工作生活當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拓寬滬台之間,特別是青少年之間的交流的渠道,讓更多台灣同胞,特別是青少年,能夠看到祖國的發展成就,增強中國人的身份認同,進一步營造更好的創業、就業環境,幫助更多台灣青年在上海追夢、築夢、圓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