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火星探測器的着陸器平台模型。
1 / 5
圖為火星探測器的着陸器平台模型。

5月21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新聞簡報會,分享兩支科研團隊為國家近日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作出貢獻,以領先技術助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意義重大。(中新社)

圖為火星車「祝融號」模型。
2 / 5
圖為火星車「祝融號」模型。

5月21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新聞簡報會,分享兩支科研團隊為國家近日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作出貢獻,以領先技術助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意義重大。(中新社)

圖為現場展示火星探測器模型及「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等。
3 / 5
圖為現場展示火星探測器模型及「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等。

5月21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新聞簡報會,分享兩支科研團隊為國家近日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作出貢獻,以領先技術助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意義重大。(中新社)

圖為「落火狀態監視相機」(右)。
4 / 5
圖為「落火狀態監視相機」(右)。

5月21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新聞簡報會,分享兩支科研團隊為國家近日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作出貢獻,以領先技術助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意義重大。(中新社)

圖為嘉賓與理大科研團隊合影。
5 / 5
圖為嘉賓與理大科研團隊合影。

5月21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新聞簡報會,分享兩支科研團隊為國家近日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作出貢獻,以領先技術助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意義重大。(中新社)

5月21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新聞簡報會,分享兩支科研團隊為國家近日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作出貢獻,以領先技術助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意義重大。(中新社)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