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埃及知名考古學家哈瓦斯(Zahi Hawass)周四(8日)宣布,在埃及樂蜀出土保存良好的最大古城遺址,可追溯至3000年前法老黃金年代,料將成為繼圖坦卡門古墓後最重大的考古發現。

埃及樂蜀發現距今3000多年古埃及重要都城遺址。新華社

古城遺址地處拉美西斯三世(Ramses III)神廟與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神廟之間,考古學家把其稱作「失落的黃金城」。據了解,古城始建於公元前1390年阿蒙霍特普三世執政年代,之後的圖坦卡門等繼位君王沿用。

埃及考古團隊表示,他們去年9月起開始挖掘,發現古城四方八面都是泥磚結構。掘出的牆壁近乎完整,有區分行政、民居的區域,有類似帝王谷的墳墓建築、連烤爐的麵包店、擺放日常生活工具的房間,亦有指環、彩陶、雕刻成甲蟲形狀的寶石,以及紡織業、製金業、玻琉製造等行業的證據等。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埃及藝術與考古教授布賴恩(Betsy Bryan)表示,發現此失落城市,為人類提供了窺探當時富庶王朝及古埃及民生的寶貴機會。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