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臣·亦飛鳴美術館,致力打造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香港文匯網記者張帆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今年是視覺藝術大師陳逸飛逝世15周年。首個以他名字命名的美術館——金臣·亦飛鳴美術館本周在上海虹橋商務區揭幕。美術館取陳逸飛和胞弟陳逸鳴的之名,重在延續陳逸飛的藝術精神,為更多優秀藝術家打造交流和展示平台,推動中國文化更好走出去。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專門為展館題詞。美術館內還專設了一個獨立小館,致敬大師陳逸飛。

美術館有致敬陳逸飛的專門區域。(香港文匯網記者張帆 攝)

大師精神繼往開來

在中國當代美術發展史上,陳逸飛、陳逸鳴兄弟是公認的優秀代表。陳逸飛的油畫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他倡導「大美術」理念,在繪畫、電影、設計、時尚等各個領域不懈踐行,取得了非凡成就。至今,他仍被視為上海這座城市及中國近代文化藝術的重要符號。而陳逸鳴則始終以兄長為引領,不斷在藝術道路上挑戰新高度。以兄弟之名命名的美術館,亦是對海派藝術家大美術文化擔當的真誠致敬,期待着藝脈傳承的精神延續。

應邀擔任美術館執行館長的陳逸鳴表示:「藝術脈絡,既是活着的傳承,更是代生代長的綿亘。」為陳逸飛建立一個美術館是多年的心愿。這一展館不僅是他們兄弟二人的空間,也將繼承陳逸飛的意志,為中國文化更好與世界對話貢獻心力。未來,這裏將陸續推出當代藝術家的國際作品展,還將開闢藝術畫廊、藝術講壇、藝術培訓與交流等公眾活動和公共服務空間,打造真正的「無牆美術館」。也期待未來能吸引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來各顯神通,讓藝術充分融入生活、連接世界,也讓藝術連通大眾,共享文明成果。

陳逸飛的作品仍然是展覽中最奪人眼球的。(香港文匯網記者張帆 攝)

文化使者任重道遠

開幕式上,諸多陳逸飛生前好友再度回歸了大師的傑出貢獻。恰逢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剛剛舉行,曾經長期在浦東工作的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煒介紹,浦東的標誌性雕塑、矗立在世紀大道的《日晷》就是陳逸飛的作品。在浦東和上海的改革開放進程中,藝術家作為獨特的橋樑,為上海與世界對話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原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在開幕式上表示,向世界說明中國並不容易,繪畫和藝術是一個很好的橋樑,但是照搬中國畫,又像讓外國人吃中藥,「很難」。相對來說,用油畫和當代藝術的手段來表達中國文化和中國審美更容易被外國人理解和接受。他說,陳逸飛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開創了成功的先例。此外,藝術若是沒有優秀的評論家,也不能達到一定高度。希望以這個藝術館為起點,當代的藝術家、評論家共同努力,講好中國故事。

余秋雨表示,文化有助消除隔閡,陳逸飛一直在做這樣的努力。(香港文匯網記者張帆 攝)

余秋雨:文化有助消除隔閡

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也是陳逸飛的好友,兩個人長得也很像,還曾被很多人誤認過。余秋雨深情地表示,十五年前自己在美國講課前,突然接到陳逸飛去世消息的電話,此情此景仍然歷歷在目。當時,唯一能夠紀念好友的方式,就是穿上他贈送的衣服上台演講,向更多西方人介紹陳逸飛、介紹中國文化。

余秋雨表示,當年他就說過,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中國就像一個巨人突然來到西方的街市,所有居民都很陌生,也渴望了解這個巨人的性格和脾氣,即中國文化。文化有助於消除隔閡和誤解。陳逸飛的可貴之處也在於此,他生前一直在致力於推動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如今,十五年過去了,藝術和文化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