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樂傳道 以愛授業

◆黃靜雯講述與三名學生相處的感人小故事。 香港文匯報 記者涂穴  攝
◆黃靜雯講述與三名學生相處的感人小故事。 香港文匯報 記者涂穴 攝

◆黃靜雯教導中樂團。
◆黃靜雯教導中樂團。

◆吳偉廉鼓勵學生,只要他們願意努力,老師一定會盡力幫。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吳偉廉鼓勵學生,只要他們願意努力,老師一定會盡力幫。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吳偉廉向學生傳授時裝設計。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吳偉廉向學生傳授時裝設計。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最「美」教師以生命影響生命 啟發學子活出精彩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香港亦稱為「敬師日」),香港文匯報訪問了最新獲選為教育工作者聯會本年度「十大最『美』教師」的兩名得主:有原本主修古箏的小學音樂老師放下了昔日要成為演奏家的目標,走入校園將知識與關愛傳承予下一代,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讓更多學生愛上音樂、愛上學習,活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之道;有於群育學校任職四分之一世紀的老師,以超越常人毅力,用愛與關懷去感化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問題少年」,努力讓他們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從此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救贖」。

  在教師節這個特別日子,香港文匯報以文匯友,與社會一同向廣大老師表達感激與尊重,說好香港教師的「最美故事」。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

  【黃靜雯】

  鼓勵同學互相欣賞 扭轉班內「抱怨文化」

  這是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教師黃靜雯迎來的第八個教師節。在粉紅基調的學校中樂團課室裏,黃靜雯與三個學生開心地演奏着古箏,霎時間課室裏充滿了歡聲笑語。對這些中樂團的孩子們而言,黃老師既是老師又像媽媽,他們可以隨意在她身旁連成一排的小板凳躺下或談天說笑,親切地稱呼她「黃老師」。在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黃靜雯時,三個孩子靜靜地坐在她周圍,聚精會神地聽着她講述與同學們相處的感人小故事。

  在香港演藝學院主修古箏的黃靜雯,曾經有成為演奏家的夢想。她明白音樂的力量,可以打動聽眾,但成為音樂老師後,她發覺原來借助音樂,更可以幫助孩子的成長,意義非凡。在黃靜雯的音樂教學生涯中,有幾個學生的經歷,讓她特別難忘。

  其中一個叫育誠的跨境生是公認的搗蛋鬼,「他情緒化、缺乏自信,經常到處亂跑破壞課堂秩序,又老是和同學起衝突,因此受到同學的排擠及投訴。」漸漸地,他學習態度變得鬆散,屢屢欠交功課。身為班主任,黃靜雯又留意到班內充斥着「投訴文化」,同學之間總愛互相埋怨。

  為了扭轉風氣,黃老師安排每天最少一名同學發掘育誠身上的良好表現,又讓育誠與身邊經過的同學打招呼。逐漸地,同學間的關係大為改善,育誠進步明顯,同學間懂得以互相欣賞與鼓勵代替抱怨。

  黃老師更主動聯絡育誠的媽媽,她發現家長對孩子的忽視是導致學生行為問題的根源,「育誠只是以打鬥、破壞規矩,來吸引師長及同學關注。」為了提高育誠的學習成績,她每晚與育誠媽媽聯繫,「她會無論多晚也要將孩子完成的功課一份份的利用通訊軟件交給她檢查。」

  為了幫助學生放鬆心情,每天早上,她都會播放輕鬆音樂歡迎學生進入課室;在課堂中,她又加入很多律動活動,讓孩子聽着音樂自由自在地在課室走動參與活動。

  成學生「安全島」 助渡心理難關

  至於另一個故事的主角是校友秀妍,她曾是黃楚標學校中樂團的核心成員,其妹秀琳也在該校就讀,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臟會隨時停止跳動,故一直是全校的重點關懷對象。某日傳來噩耗,學校得悉與病魔搏鬥十多年的妹妹最終離世。

  黃老師很擔心姐姐秀妍無法走出妹妹離世的陰霾,於是主動聯繫畢業多年的秀妍回中樂團參加排練。事實上,回到闊別已久的中樂團,成為女孩的精神寄託。

  在返校排練當天,秀妍與黃老師傾訴妹妹離世後的傷感,黃老師安慰她:「妹妹只是在很遠的地方陪着我們成長,她也想欣賞到你演奏的。」經過黃的鼓勵,秀妍重新投入到對自己喜愛的音樂中,生活也漸回正軌。其母非常感謝有這樣一個「安全島」,讓孩子渡過心理上的難關。

  事實上,在黃靜雯的熏陶下,很多學生都愛上音樂。梨妍是幾年前她班上的一名學生,自信心較低。每當黃靜雯有演出,她都默默支持,還說希望學習古箏。但受疫情影響,興趣班一度停辦,當再次復辦時,黃老師看出這女生十分珍惜興趣班的課時,每節課都爭取機會演奏給黃老師欣賞,又主動申請加入中樂團,最終也考入校隊。

  不過,受家中經濟條件所限,梨妍沒能自備古箏,難以在家練習,經常因跟不上大隊進度而難受。「當時學校暫沒有多餘的古箏借出,看着梨妍的信心愈來愈低、演奏得愈彈愈小聲,我索性將自己從小一直在用的古箏送上,更親自駕車運到梨妍的家。」對方亦沒讓她失望,每星期將練習錄音發給她欣賞,半年後,梨妍終能跟上追上樂團的進度,「現在的梨妍在樂團的生活都是投入、積極、自信的,這讓我很感動。」

  黃靜雯相信音樂是世界共同語言,用音樂可以將愛傳承,連繫身邊的所有事物,造就學生的成長,她感到自己很幸運, 「未來我要繼續用音樂,去關懷更多身邊有需要的人,讓學生們感受音樂的樂趣及力量。」

  視學生如朋友 以身作則傳關愛

  入選教聯會「十大最『美』教師」,黃靜雯感恩校長、同事、學生、家長對她的信任及支持,「教育之路並不孤單,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找到更多同路人。」 她認為做老師就要肩負起重任,盡最大程度幫助每一名學生,「要保留心中的那團火,一個學生都不能放棄。」

  黃靜雯很着重言傳身教。她認為學生會以老師作榜樣,因此老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而關愛學生應該是老師與學生融洽相處的第一步,「只有關愛到了,之後我們再討論學習。我留意到許多學生的行為出現問題,其實在於得到的關愛不夠多,所以才會以各種方式吸引關注,最根本是為了得到關愛。」她希望學生們可以和老師就如朋友般融洽相處,真正享受校園生活。

  不過,她強調,家長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助力,若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改變,學生到頭來仍然無長進。所以家長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亦要配合好老師的教學方法,而老師也應當尊重家長的付出與奉獻,保持與家長積極溝通。

  【吳偉廉】

  耐心與家長溝通 感化「曳仔」爭上游

  吳偉廉任教的學校專收外人眼中的「曳仔」,但他從來不會用「好」或「壞」去標籤學生。曾經工餘當輔警的他,總是苦口婆心以自己見過的「個案」告誡學生要潔身自愛。他知道孩子有行為問題,很多時與家庭大有關係,於是他會耐心地與家長溝通,終於令孩子有所改變。有學生長大成人要結婚了,昔日的「野孩子」在婚禮上含淚向這位恩師敬茶致謝說:「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我!」男生父母亦緊緊握住老師的手,激動表示:「你比我們更值得喝這杯茶呀!」這時吳偉廉就知道,自己對教育的堅持終於有了回報。

  赴昔日學生婚宴 獲含淚謝師恩

  「十大最『美』教師」得主之一的吳偉廉,是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的科技與生活科主任。他由香港理工大學畢業後就到該校任職,一做就超過了四分之一世紀。他與記者分享其漫長教學生涯的點滴時,提到舊生阿康的故事。

  阿康因為行為問題,被轉介到許仲繩紀念學校。「他常常作弄同學、製造噪音、使用暴力,成績也不理想,被要求重讀中一。」吳偉廉憶述,阿康剛入學時,幾乎每堂課都被老師制止其違規行為,不下數十次。家長日那天,由於阿康父母在酒樓工作,吳只能改在晚上11時「見家長」。

  其間,阿康不斷抱怨學校和同學,吳老師細心聆聽的同時,又苦勸阿康父母,工作忙碌也不能疏忽孩子的成長。這時,阿康開始雙眼通紅,態度軟化,「那一刻我想是阿康第一次感受到被人理解與重視。」阿康承諾之後會努力做好作業,又主動認錯。經過促膝談心,頑石終於點頭,阿康開始主動參加學校的活動及完成作業。

  朝夕相處下,吳老師發現阿康其實很聰明,手工藝了得,只是不能自控,愛搗蛋。他讓教育心理學家向阿康父母分析狀況,勸他們帶阿康接受精神科評估,最後阿康被確診有過度活躍症。經過接受藥物治療,阿康情緒變得穩定,較能專注學習。

  本科修讀紡織與製衣專業的吳偉廉,會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向學生傳授時裝設計的知識。他特意帶阿康參加不同的時裝設計比賽。中三那年,阿康人生第一次在比賽中取得冠軍,這激發他的決心,要堅持完成中三的課程。

  畢業10年,阿康仍會抽空回校探望老師,吳老師也見證了他的成長。現在阿康於藥房任職店務員,月入兩萬元,已有能力照顧自己,更已經成家立業。最令吳偉廉安慰的是,「阿康畢業後經常自豪地對人說:『我在許仲繩紀念學校畢業的,那裏的老師改變了我很多!』」。

  回首過往的教學生涯,他認為老師最重要的使命是找到每名學生身上「需要被點燃的火花」。受訪當天是教師節前夕,他表示感謝學生們的成長,讓他可以堅持作為教師的初心,並鼓勵所有學生,只要他們願意努力,作為老師一定盡力幫他們,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

  兼任輔警育才 引導思考解惑

  吳偉廉年輕時有兩個志願,「一個是老師,一個是警察。」最終,這兩個夢想均順利實現。他在學校擔任老師數年後,於2002年成功投考輔警,並堅持了15年。在他眼中,當老師與輔警有着相同目標,就是以熱忱幫助年輕人,助他們健康成長。

  在警隊時,他的主要工作是為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識,「我身邊有許多同學都可能會誤入歧途,我就向他們解釋,吸毒、販毒、搶劫等刑事行為要面臨的嚴重後果。」

  「記過處分不能改變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句吳偉廉的座右銘,在他受訪時多次提到。他長期服務的群育學校,校內不乏搗蛋的學生,而他認為記過處分不能改變學生,「其實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有時也需要家長參與,老師可以向家長傳授教導的方法,學校、家長、學生應該是鐵三角,只有緊密聯繫,才能發揮最大作用。」老師也要堅信,只要努力及有耐心,學生會「回心轉意」。

  吳偉廉又留意到有些家長喜歡將自己小孩與別人比較,他認為家長就算要比較,也應將子女與他們自己之前的表現來比較,這才有意義。有些父母,會以上班太忙為由,忽視與孩子的溝通;有些以打罵方式對待子女等,這些都是大忌,「只有真正坐下來與子女傾偈,認真了解彼此的分歧與矛盾,才有可能解決問題。」對獲選為「十大最美教師」之一,吳偉廉感謝在教師職涯中給予過他支持與啟發的人,包括學生、老師及學校,希望自己可以保持終身學習的動力,探索更多創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