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儲漢松 譚金蓮 林振昇周小松 譚志聰 陳萬聯應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鍇華)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9月公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和港九勞工社團聯會秘書長、立法會議員周小松早前向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就施政報告提交建議書,內容涵蓋人力政策、勞工權益及支援弱勢等多個範疇,提出合共42項具體建議。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今日舉行發布會,公布及闡述各項政策倡議及細節內容。

林振昇表示,近期跟進的企業倒閉個案,不少涉及拖欠僱員的強積金供款,由於「破產欠薪保障基金」未有涵蓋強積金的僱主供款部分,他建議將「破欠基金」保障範圍擴至強積金的僱主供款部分,預計不會為基金帶來重大負擔。

林振昇提議特區政府參考新加坡訂立的《平台工人法案》模式,立法為平台工作者提供法定工傷及退休保障,以及與平台協商渠道。他認為本港可立法為平台工作者設立在僱員和自僱以外的第三種身份,涵蓋平台外送員、網約車司機等常見平台工作職位,並規定平台公司須為旗下平台工作者作強積金供款、購買特定工傷保險,同時建立由勞資官三方組成的協商平台,就工作安排、工作者權益及法律規程等事宜進行商討。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周小松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已批出超過67,350個輸入外勞名額,其中飲食業批出達2.8萬名。他續指,不少基層工友向工會反映,在擴大輸入外勞後遇到工時減少和工資受壓,甚至懷疑被外勞取代而遭解僱,相關情況在飲食業尤為嚴重。

周小松建議特區政府調整計劃,恢復執行26個職位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准輸入外勞的規定,以及推出一系列措施防止濫用,包括設立輸入外勞暫緩機制,並以失業率、空缺率和薪金中位數等數據作為基礎;若數據持續惡化應立即暫停該行業或工程輸入外勞申請;更改輸入外勞的人手比例,須按相同職務的本地僱員人數計算;輸入外勞的僱主須定期申報本地僱員人數變化,以便勞工處跟進和監察;除行政處分外,設立罰款機制處理違規僱主,以及公佈違規者名單讓公眾查閱;以及檢視和優化「常見職位每月工資中位數」的統計方法,確保薪金水平更貼近市場實際情況。

周小松還期望特區政府加強支援照顧者,不少照顧者須兼顧工作和照顧子女或年長父母的責任,而本地職場的家庭友善工作安排措施並不普遍。他建議政府設立5天法定有薪照顧者假期,讓身兼照顧者的僱員可平衡家庭和工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