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南延綫將屯馬綫以高架橋由屯門站向南延伸,屯門河上高架橋的地基及橋墩工程已全面陸續展開。(港鐵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 港鐵正興建屯門南延綫項目,現已進入關鍵的屯門河上鐵路高架橋地基及橋墩建造階段,為計劃今年年底開始建造的橋身結構,提供穩固基礎,為保持河道水流暢通,工程團隊透過優化設計,減少約一成河上橋墩數量。屯門南延綫將屯馬綫由屯門站以高架橋向南延伸約2.4公里,並興建兩個新車站,包括設於第16區的中途站,以及位於屯門客運碼頭附近的屯門南新終點站,目標於2030年竣工。

河上高架橋以不多於30組橋墩作支撐,當中包括一段長約250米的跨河鐵路橋,橋墩採用獨特的「V型」結構承托橋身,以簡約設計保持屯門河開闊視野。(圖像只作概念展示用途,展示內容亦僅供參考,可能會有所變化)(港鐵供圖)

港鐵指,項目除在營運中的鐵路延伸興建外,建造工程亦在密集屯門社區内進行。港鐵由項目規劃、設計以至施工,盡量以減低對現有鐵路及附近社區的影響為首要考慮。團隊在設計時盡量減少橋墩數目,並採用纖巧設計,減少佔用河道及改動河上現有設施,致力減低對社區的影響。

港鐵續指,現時高架橋的地基及橋墩工程已沿屯門河陸續進行。為保持河道水流暢通,團隊透過優化設計,減少約一成河上橋墩數量,於河道上建造的橋墩不多於30組,橋墩亦採用纖巧及簡約的圓柱及「V型」設計,有效減少佔用河道面積。另外,高架橋走綫盡量靠近河岸延伸,橋墩位置亦避開現有三條跨河行人天橋和一條跨河行車橋,令它們全部得以保留,無礙附近的人流車流。

工程團隊會在部分樁柱使用俗稱「蛇皮通」的坑紋鋼管。這些鋼管可在日後列車駛經高架橋時吸收震動,避免影響高架橋旁邊的斜坡或河堤結構及地下管綫和設施。(港鐵供圖)

在施工階段,河上搭建的臨時工作台亦盡量減少佔用河道,包括在可行情況下,部分臨時工作台以臨時樁柱架起,確保河水通過。港鐵指,團隊亦正建設跨河臨時施工通道,讓工程物料可以跨河直送至施工位置,減少路面運輸對交通的影響。由於部分高架橋及地基工程鄰近屯馬綫屯門站,項目團隊已就相關工程進行嚴謹的風險評估,並制定周詳的施工及應變方案,致力減低對現有鐵路設施及運作的影響。

屯門南延綫鐵路高架橋段長約1.7公里,當中約1.3公里的高架橋位於屯門河上,包括一段長約250米的跨河橋,是港鐵近年最大型的河上鐵路高架橋工程。

在位於屯門河上的施工範圍,團隊建造的臨時工作台亦注重減少佔用河道空間,包括將部分臨時工作台以臨時樁柱架於河面上,保持河道暢通。(港鐵供圖)
屯門河岸施工空間有限,團隊正建設跨河臨時施工通道,讓工程物料可以跨河直送至施工位置。(港鐵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