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群七八十歲的老人,對AI的興趣甚至超過年輕人。」在復星星堡中環養老公寓(二期)舉辦的銀髮族AI體驗活動上,記者看到形形色色的AI設備被長者們圍住及詢問。一家提供AI輪椅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老人們一開始是好奇,後來是爭相要坐上設備體驗,然後會問這機器能聽懂話嗎?多少錢?我可以買嗎?」面對AI,長者們成為跟上時代的「新青年」,對新技術、新產品皆興致勃勃。
記者在活動上看到,長者們與賈維斯智能頭盔對話,秒變「鋼鐵俠」指揮未來。隨後他們與指導人員一同拆解機器狗邏輯,探索代碼如何喚醒鋼鐵「萌寵」;操控空氣動力學裝置,體驗空氣炮轟出物理魅力的極致快感。同場,又有長者們分成4人一組,從零組裝智能搬運機器人,並操控完成行走、夾取、轉移和放置物品等動作……從圍觀到動手,此刻銀髮創客們集體上線,在AI科技時代上不掉隊。
怕沒人教 被社會邊緣化
在這背後,是機構對長者尊嚴感的深刻理解。記者了解到,不少養老社區的住戶,以前在職場和社會中是管理人員、專業人士或知識分子等,他們怕自己在年老後逐漸被社會邊緣化,AI恰恰是讓他們重新連結世界的鑰匙。記者在養老社區裏看到一位86歲的奶奶,她很享受AI帶來的服務,比如喝一杯由咖啡機器人製作的飲品,自己坐AI輪椅設定好路線後獨自遛彎。她表示:「哪怕一個送餐機器人能讓我按按鈕吃飯,也比叫人餵飯更有尊嚴。」「我們不是怕用不來,是怕沒人教。」養老社區裏不乏退休教授、高級工程師,他們雖然年歲已高,卻依舊保持着學習和掌握生活主動性的慾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