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於中小學持續大力推動STEAM教育。教育局在推動數字教育上,提出4大重點策略,包括:「1.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技能 ;2加強數字教育相關的教師專業培訓;3.優化數字教育基建,促進個性化學習;4.擴大跨境和國際合作」。為了提升學生在AI時代下的數字素養和技能,有見及此,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創新學習委員會)教學團隊,特別聯同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香港菁英會、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 (AITLE)及香港漁民青年會,展示學界及業界協作,共同推出《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

《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共分為兩大部份,首部份由多位註冊教師分享人工智能在科技、語文、科學等科目跨學科教學上的實踐成果系統地引導學生成為具備創意與技術的 AI 數碼創作者,本書不僅記錄團隊的教學歷程與創新成果,同時亦收錄了學生在新興科技與 AI 多媒體創作方面的精彩作品,展現他們在未來學習路上的無限可能。
第二部份是回應3個問題: 第一,AI對未來教育的衝擊,第二,AI對生涯規劃的影響,第三,AI在數字教育上的不同應用。這個部份由教育及科技業者分享人工智能包括在音樂教育、思辨教育、家長教育、數學教育、AI改卷、元宇宙應用等數字教育應用,也談到AI 與生涯規劃如法律、文化、科技、藝術科技、編程,以及一人公司趨勢,作者也和讀者一起反思AI如何對教育的改變與衝擊,老師、同學與家長應如何回應。目的是成為一本工具書協助讀者在學習、或日常生活上應用AI 去提高效能。
本書的星級作者團隊: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多位老師:何嘉琪、孫芷珊、林詩琦、黃松安、高樂詩、周華,而來自學界及創科界的專家團隊包括: 江紹祥教授、何仕明、李力恒教授、李煥明博士、施敏文博士、洪爲民教授、崔景恒議員、張介聰老師、張志強博士、梁思韻老師、梁淑寶、陳曉鋒律師、陸晉軒、黃衡哲、黃錦輝教授、黃麗芳博士、楊庭軒、趙建豐教授、劉光曆、鄧咏堯老師、蕭欣浩博士、羅嘉怡教授及譚永基。
主辦方更邀得來自學界、政界及商界領袖賜序,(按姓名筆劃)包括: 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及邱達根,新城電台總經理朱子昭及HK01行政總裁蘇曉婷、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生院院長吳宏偉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學務副校長(數碼學習)張澤松教授、香港教育城主席李漢祥、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廸、香港菁英會第十六及十七屆主席林智彬及第十八屆主席黃進達、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總監霍偉棟博士及顧問張嘉豪、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主席黃健威及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校監釋衍空法師及校長馮順寧。
出版商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晟表示:「感謝各位作者抽出寶貴時間,把其真知灼見與老師、同學及讀者分享,這本不單是一本極實用的AI電子教育應用指南,也有不少值得讀者反思的觀點,實在是暑假的最佳讀物。」
香港菁英會主席黃進達說:「香港菁英會公益事務委員會帶頭購入100本新作,送給基層家庭,做到與眾同學、與民共學。香港菁英會骨幹成員正在籌辦的『區區有旅遊AI 藝術作品比賽』就是給同學們實踐《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內實務技巧,期待同學參加在7月或8月舉行的工作坊,把書中內容活學活用,呈交參賽作品贏取比賽經驗及獎品。」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校長馮順寧感謝《AI與數字教育:跨領域的同創共學》所有作者均把版稅捐出作為慈善用途,支持有需要人士學習人工智能,期待與香港菁英會、互聯網專業協會及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合作,推動同學們的AI 數字素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