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順德菜連鎖品牌「大榕樹下」近期登陸香港,以香港為地區總部,作為品牌進軍東南亞及歐美市場的起步點。 投資推廣署網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本港上半年本地公司總數逾149萬間創新高,有分析指這反映了香港經濟在調整周期中仍能保持發展韌性和擴張動力。香港中華廠商會認為,這主要是得益於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穩健的商業基建設施,以及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帶來的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與此同時,特區政府近年採取的一系列招商引資、人才引進,以及多元化產業政策,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廠商會續指,隨着香港積極推動新型工業化和北部都會區建設,為本地科創生態圈的蓬勃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加上不少內地企業正加快「走出去」步伐,預期將會有更多企業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及智能生產基地,為香港經濟注入更多活力。

創業潮流下淨增加公司3萬多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副院長、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昨日公布公司註冊量創新高數據,顯示這是一個創業的潮流,而不是一個結業的潮流。若僅從企業登記的數量來看,解散的公司數量大約5萬多家,新成立的約達8萬多家,即淨增加的公司約為3萬多家,這顯示市場上一定有商機或有發展的可能,因此企業才會選擇創立或擴展,亦有部分公司,例如一些內地企業為了方便匯款或運作,選擇在此設立公司。

他表示:「我不認為現在的營商氛圍很差,經濟的好壞並不能僅僅透過觀看到的實體商店數量來判斷,雖然租金貴,但很多經濟活動可以是非實體,像是網上交易等。除了零售及餐飲等傳統行業,還有許多其他形式的經濟交易存在。」

另外,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黃達勝亦同樣認為,現時香港引入許多中國內地企業公司來香港開戶,令整體數字上升,內地企業在香港辦理銀行業務比內地方便,融資亦較方便。另外亦有許多打算在美國註冊的公司因地緣政治因素不能在美國註冊,那些公司便來香港註冊,長遠來說對香港整體經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