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與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會面,聽取他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沈豪傑Fb圖片
●多名立法會議員昨日出席施政報告諮詢會,向行政長官李家超提交施政報告建議。 林振昇Fb圖片

將於今年9月發布其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前日(17日)與一批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會面。有與會者透露,李家超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諮詢會,用心聆聽每一位代表的發言,並分享他對兩地互聯互通和香港如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真知灼見。會上,各代表就本港金融、創科、房屋、教育樞紐、北部都會區發展等議題發表意見,並建議優化上市規則,以吸納中概股回流;設立專責部門負責北都區相關的各項規劃和經濟行政審批權限,以及成立專門統籌遊艇旅遊發展相關政策的專責小組,為遊艇出入境拆牆鬆綁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子京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在會上向特首介紹了民建聯早前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優化《上市規則》促進海外優質企業來港上市」的建議內容,認為優化上市規則對金融市場的促進、中概股的回流十分重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仲尼表示,要促進優質企業到港上市,進一步壯大本港證券市場,建議檢討對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的市值及收入要求,提供更多彈性;設立寬限期,為已在海外認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開放更寬鬆標準;研究放寬超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公眾持股量設定,又建議向中央爭取在香港國際機場海天中轉大樓實施「一地兩檢」,促進更多旅客經香港轉機。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徐莉建議特區政府改革北都統籌辦,設立專責部門負責北都區相關的各項規劃和經濟行政審批權限,令其可超越特區政府現有各部門之間的功能性行政邊界,打破部門壁壘,提高行政效率。同時,政府在發展項目時,應多採用公私營合作的模式,並制定特定公私營合作法律,確保政府在保留一定的份額同時增加商業透明度,增強投資者信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沈豪傑建議在北部都會區興建法律綜合大樓,設立知識產權法庭、新界區域法院、仲裁機構和調解機構等;在北都區設立以新界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並與河南省和梅州市等與客家文化有關的省市合作,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認同感;優化工作假期簽證政策,吸引更多外國遊客和增加本地勞動力。

倡兩地銀行協商 解決科創企「融資難」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英豪反映了創科發展和金融基建的問題。他認為港金融基建追不上新形勢,港交所的配套不足,未能支援大型IPO來港上市,以及落實相關的合作協議。例如,創科公司向銀行借錢較難,深港私募通亦未能真正互通,對本港創科發展資金亦有影響,故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及香港的銀行協商,採取有效措施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盼設專組為遊艇出入境拆牆鬆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朱立威則就加快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發展遊艇經濟提出具體建議,包括成立專門統籌遊艇旅遊發展相關政策的專責小組,為遊艇出入境拆牆鬆綁,及以創新科技加快遊艇相關配套設施的設立,聚焦更好利用現有海岸線,促進遊艇旅遊加快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文頴怡建議特區政府銳意將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目前,香港多所大專院校已在內地設立分校,其中有院校推出了於兩地校園各修讀兩年的「2+2」雙學位課程,學生於修業4年期間在兩地校園上課、參與學習活動及實習,畢業時將獲發雙學位。

她希望政府鼓勵其他已在內地開設分校的香港院校推出類似課程,讓學生兼享粵港兩地的資源和人脈優勢,培養國際視野和對國家發展的認知,幫助學生日後投身有意開展中國內地市場的跨國企業。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曼琪向特首提出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和傳承抗戰勝利精神。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方面,建議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與中國信保深化合作,共同開發國際貿易信用風險防範保險產品,為香港與內地企業出海護航,同步拓展香港法律界海外服務市場。

此外,適逢今年為抗戰勝利80周年,陳曼琪建議特區政府高規格表彰東江縱隊抗戰老兵,設立「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戰士關愛基金」,並提供醫療綠色通道及上門安老照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