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澳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閉幕式暨實習成果分享會18日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
●港生分享內地文博機構實習經歷。
●香港青年聯會主席蔡曜陽發言。
●故宮博物院文創事業部科長鐵錚讚港生實習表現優。
●香港都會大學學生林雅莉獲安排在故宮博物院文創事業部實習。 受訪者供圖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黃龍英在宋慶齡同志故居社教部實習。 受訪者供圖

2025年「港澳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閉幕式暨實習成果分享會18日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實習期間,56名港澳大學生分別在故宮、國博、國圖等15家機構參與演出管理、展覽策劃、文獻整理、文創開發、志願服務等工作。同學們除了在相關崗位實習以外,還參訪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參觀了故宮文創香港空間、宋慶齡同志故居,並組建港澳大學生合唱團參加中國合唱節。多位港澳學生表示,這是一次寶貴的實踐鍛煉和認知提升之旅,充分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對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有了新認知的同時,對個人未來職業發展亦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

香港都會大學學生林雅莉獲安排在故宮博物院文創事業部實習。其間,她的工作重點是圍繞文創產品撰寫調研報告。「這次實習經歷,極大地拓寬了我的商科視野。在導師的帶領下,通過實地探訪不同主題的文創商店讓我明確了研究方向。在資料搜集過程中,學習歷史文化的同時,也了解到故宮乃至中國文創日益火熱的原因,並由此對比思考香港在此領域可提升之處。」

觀察顧客沉浸式體驗支付意願

林雅莉舉例稱,觀察到現代人在擁有相對穩定的收入後,生活追求逐漸從物質轉向精神層面。基於此,市場引入了具有打卡屬性的食品、營造沉浸式體驗的環境布置,並應用AI、NFT、AR等高科技,顧客也願意為此支付相應溢價。這讓她明白,把握先機需先洞察和分析顧客心理。

體會國博志願者系統性管理

來自澳門的林沛誼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社會教育部實習,她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對志願講解員進行巡視和觀察,同時協助導師研讀《中國文化志願服務發展報告》,了解中國文化志願服務的發展歷程。她表示,通過實習,深刻體會到國博社會教育部對志願者管理的系統性與嚴謹性。她還提到,實習期間,館方所安排的參觀活動更是難得的經驗。

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

香港青年聯會主席蔡曜陽致辭時表示,這項實習活動,令港澳優秀的大學生可以走進國家級的文博機構以及文旅企業,並深入了解內地的職場文化,結下深厚的友誼。看到同學們在實踐中收穫纍纍的碩果,不斷成長,這正是香港青年聯會持續推動這項工作的最大動力。他還勉勵同學們,要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今次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港澳台辦、全國青年聯合會秘書處、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青年工作部、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香港青年聯會、澳門基金會等機構聯合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承辦。

實習港生感言

香港都會大學學生林雅莉:拓寬商科視野打開新認知

●能到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事業部實習,感到非常榮幸,這個暑假收穫滿滿。坦白說,分配的崗位與我的專業並不對口,卻意外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導師的帶領下,通過實地探訪不同主題的文創商店讓我明確了研究方向。資料搜集過程中,學習歷史文化的同時,也了解到故宮乃至中國文創日益火熱的原因,並由此對比思考香港在此領域可提升之處。

●同時,通過聆聽相關工作會議,讓我更深入了解到中國文創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及未來方向。這次經歷極大地拓寬了我的商科視野。這些無法從書本獲取的知識,對我而言彌足珍貴。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黃龍英:參與宋慶齡故居粵語講解錄音

●在宋慶齡同志故居社教部實習,主要從事講解接待工作。一個月實習中,我經歷了一周的培訓和三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在培訓過程中,除了深入了解及背誦近50頁的講解詞外,我還在多個資深講解員的示範中學到了講解時需要的肢體語言及語調、語速等細節。

●工作期間,我為參觀者詳細介紹了宋慶齡的生平及故居建築的歷史,還參與了宋慶齡同志故居的粵語講解錄音工作。這次經歷讓我更能從容面對大眾發言講解,亦練就了更純熟的隨機應變技巧及溝通技能。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