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靜脈是將血液從身體再循環回心臟的血管。當靜脈壓力高時,靜脈的瓣膜出現功能障礙,就會發生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其症狀包括腿部疼痛、悸動或疲勞感,只影響下半身。醫學專家指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可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病情,但無法徹底治癒。
形成血栓風險增加
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靜脈血栓栓塞中心醫學主任馬爾多納多表示,靜脈中存在單向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回流,但壓力會導致瓣膜變弱,從而導致血液在腿部瘀積。10%至30%的美國人一生中可能會患有「某種形式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他說,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本身並不危險,但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長期併發症,即潰瘍、嚴重的腿部腫脹,這或會讓一些人非常虛弱。某些情況下,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可能是更嚴重疾病的徵兆,例如心臟、肝臟或腎臟問題,一些人形成血栓的風險增加。
馬爾多納多稱,一些人患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或靜脈曲張的風險更高,是因有家族遺傳史。年齡增長、懷孕和超重會增加患該疾病的風險,其他風險因素包括血栓史和長時間站立。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可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病情,但無法徹底治癒,定期使用壓力襪、抬高腿部、鍛煉和減輕體重均有助緩解病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