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應江洪 新疆報道)日前,隨着新疆哈密市巴裏坤大河機場正式通航,自治區民用機場數量達28個,位居全國第一。截止目前,新疆已建成全國覆蓋面積最廣、支線機場最多的機場網絡,全疆運營航線521條,國際客運航線24條,「空中絲路」四通八達,「三公里跑道」聯通世界。
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70年來,從僅有1座民用機場,到如今第28座機場通航;從土質跑道到4F級國際跑道;從寥寥無幾的航線到貫通亞歐非的「空中絲路」……新疆民航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片166萬多平方公里的西北內陸腹地,也日益變身為對外開放的前沿。

支線飛國內密集成網 便利遊客
以往,來新疆旅遊大多需要在烏魯木齊機場中轉。如今,隨着新疆各支線機場直飛國內其他城市的航線密集成網,極大地便利了遊客出行。

今年暑運伊始,新疆各支線機場紛紛新開直飛國內航線。庫車直飛上海、圖木舒克飛廣州、哈密飛西安、深圳……天山南北與國內其他城市間的通航更加便捷。
航線網絡的日益密集與支線機場的持續擴容,使得全疆機場的綜合通達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由此驅動新疆民航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新疆支線直飛疆外航線150條,疆內互飛航線140條,除和靜巴音布魯克機場外,所有支線機場均開通互飛航線。
單日旅客吞吐量連破10萬人次
7月3日起,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單日旅客吐量連續3日突破歷史高位,且上漲態勢依舊明顯。7月5日,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達10.3萬人次,刷新了該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增長速度的新紀錄。7月12日,單日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6萬人,再次刷新單日高峰紀錄。
昔日戈壁荒灘上誕生、僅有一條土質跑道,560多平方米候機樓的烏魯木齊機場,如今已升級一座現代化的國際空港。2024年吞吐量達2776.57萬人次。
今年4月,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北航站區啟用兩條4F級跑道、5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成為向西開放的空中門戶。該機場近期旅客設計容量4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5萬噸、年飛機起降36.7萬架次,終期旅客設計容量6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萬噸、年飛機起降45.1萬架次。
截至目前,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共與79個城市通航,構建起了覆蓋中亞、西亞、歐洲、非洲19個國家的34條國際貨運航線。
715%!烏魯木齊航空貨運增速全球領跑
在全球航空貨運版圖上,中國新疆烏魯木齊正以令人矚目的速度崛起。據全球貨機及寬體客機腹艙運力監測平台Rotate最新分析,2025年截至目前,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以715%的運力同比增幅,成為全球航空貨運出港增長最快的機場。
近期開通的烏魯木齊至瑞士蘇黎世航線,讓49噸跨境電商貨物10小時直達西歐;隨後開通的烏魯木齊—塔什乾—塔林航線,成為新疆首條飛抵波羅的海地區的空中通道,將中國與歐洲北部的貿易觸角大幅延伸;6月27日,烏魯木齊—亞的斯亞貝巴貨運航線成功首航,105噸貨物僅用7.5小時便抵達非洲,標誌着新疆正式躋身洲際航空貨運樞紐行列;7月3日,烏魯木齊—尼什國際貨運新航線啟航,滿載49.2噸鞋帽、手機殼等日用百貨的全貨機經停烏茲別克斯坦納沃伊後直飛塞爾維亞,為中歐貿易再添高效通道。
優化布局晉升開放版圖前沿
這些航線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中亞直達、歐亞貫通、中非聯動」的立體網絡。新疆機場集團打造的「一主兩翼」樞紐布局(以烏魯木齊為主樞紐,喀什、伊寧為次樞紐),通過加密烏魯木齊至中亞五國航線、新增烏魯木齊至歐洲、非洲航線,實現了「疆內成網、東西成扇」的優化布局。
今年截至6月26日,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達4.6萬噸,同比增長659%,已超過2024年全年總量。下半年,烏魯木齊航空貨運樞紐的擴張步伐將持續加速,計劃新增馬德里、巴黎等歐洲樞紐航線,年底前國際航線總數將達40條,覆蓋25個國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