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近日,教育局更新「國家安全教育資源網頁」相關網站及參考書目,納入由黃廷方慈善基金、辰瑾閣國際智庫、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聯合製作推出的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

點此查看《CHINESE STORIES》專題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在大公文匯全媒體平台推出。(網頁截圖)

該系列動畫共有40集短片,基於原著書籍的內容,創新性運用普通話、英語及法語三語,並利用AI技術將書本知識以視覺化效果呈現,引領觀眾討論「年節為何求『有餘』」、「清明節為何要祭祖掃墓」等中華傳統文化習俗,並展示中國飲食如米飯和麵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昆曲、京劇等的魅力,短片涵蓋龍舟競渡端午節、中國服飾、「天人合一」智慧等豐富主題。數據顯示,該系列動畫今年5月經大公文匯全媒體、大公文匯全媒體平台全球首播,至今已有幾十萬的觀看量。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網頁截圖)

開啟港青「尋根」之旅

對此,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十分認可其在國安教育中的積極應用。發言人認為,這部闡述中華文明的AIGC系列動畫是前所未有的創新作品,是說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發言人亦就教師如何用該系列動畫幫助學生加強民族自豪感作舉例說明:教師可配合小學人文科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播放《CHINESE STORIES》內有關「四大發明」的視頻,讓學生初步認識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並知道愛護和傳承中華文化是國民應有的責任,建立文化自信,加強學生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自覺性。發言人指出,教育局近年推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未來教育局將繼續編制有關國家安全教育的學與教資源,構建更立體、更豐富的國家安全教育教學資源庫,讓學校更有效規劃和推行國家安全教育。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系列動畫已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吸引海內外一批對中華傳統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觀眾。據了解,是次合作推出的系列動畫,是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聯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及香港社區基金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的積極嘗試,目的是讓更多孩子了解並愛上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是大文集團一直以來關注和重視的大方向,未來集團會繼續與多方合作,在更多孩子心中種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相關負責人說道。

香港海怡寶血小學校長林淑操亦特別肯定該動畫在教師日常教學中的積極意義,「《CHINESE STORIES》以短小精美的製作,僅需數分鐘便清晰帶領觀眾領略中華文化之魅力。」她表示,「無論是在推廣價值觀教育方面,抑或是中國語文、中國文學、德育及公民教育、人文學科等課程教學上,該動畫都能派上用場。」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該系列動畫的出品方,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主席陳晴認為,這40集精煉的動畫短片,不僅是獻給孩子們的禮物,也是贈予所有對中華文化懷有好奇與探索之心的成年人的珍寶。她期待這趟文化探索之旅,能讓觀眾深入理解這一「世界上最富趣味文化」的根基。「近年來,中國在國際社會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此時『講好中國故事』,不僅關乎自身,更面向世界,讓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文化精髓,從中國走向世界。我們的目標是讓全球有意了解中華文化的朋友,都能接觸並愛上這份傳統瑰寶。」陳晴說道。

陳晴還特別感謝黃廷方慈善基金、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的大力支持,讓全球首部AIGC動畫《Chinese Stories》得以面世,亦讓更多香港青少年能夠藉此機會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進而愛上中華文化。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主席陳晴與《CHINESE STORIES》原著。(受訪者供圖)

正如本港教育界人士所言,《CHINESE STORIES》系列動畫的誕生及推出,不僅令本港學生短短數分鐘便可深入淺出理解中華文明的厚重底蘊與核心價值,幫助香港青少年開啟尋「根」之旅,也成功激發了海內外觀眾對中華文化的興趣,理解人際和諧、天人合一、共建文明社會的理念,從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全球首部AIGC中華文明系列動畫《CHINESE STORIES》。(視頻截圖)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劉妍伶報道)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