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孫曉旭)在數碼港昨日舉行的「人工智能×數據論壇」上,數碼港人工智能應用總監霍露明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數據是推動人工智能(AI)創新應用與香港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隨着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加強合作,數碼港正致力於建設數據交換平台,推動包括金融、醫療、交通等多個行業的AI創新應用,並以香港為樞紐及「橋頭堡」優勢,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需發展高質量數據支撐AI研發
霍露明表示,AI發展的關鍵在於數據,但香港在許多領域的數據規模有限,可透過與內地機構如廣州數據交易所等合作,獲取更豐富的醫療、金融等數據資源。目前數碼港已具備超算中心、技術人才等基礎設施,惟缺高質量數據支撐AI研發。她舉例稱,若香港與內地實現醫療數據互通,兩地居民跨境就醫、藥物互通等問題將迎刃而解,同時為保險業創造新商業模式。此外,數據應用亦有助中小企突破融資瓶頸。例如來自內地的數據企業可透過交易數據,證明企業經營穩定性,從而向銀行申請貸款,有效解決傳統金融審批中「無數據、無信貸」的難題。
「低空經濟」與智慧交通是數據應用的另一重點領域,她指出,數碼港目前正推動內地企業在港落地,發展無人機數據平台,協助特區政府進行城市規劃與空域管理。香港若能積極落實這些數據應用示範項目,將有助形成具影響力的案例,並作為企業出海東南亞市場的重要參考。智慧交通方面,她認為可透過分析旅遊與通勤交通數據,政府與企業更好地理解人流變化、優化城市資源配置,進一步釋放商業與社會價值。
AI技術可降低數據傳輸風險
在被問及數據私隱與安全問題時,霍露明表示,AI技術本身可降低風險。例如引入區塊鏈、加密技術實現「數據可見不可用」的處理方式,確保在不觸及隱私的情況下實現數據安全流通與應用。她強調,AI與網絡安全技術的融合,反而有望降低數據交換的風險。
霍露明總結,數碼港目標成為數據交換中心與重要節點,藉着香港高度的科技信任基礎與法治環境,連接企業、政府與技術資源,探索共同目標以打破數據孤島。數碼港亦助力更多國際與內地企業參與數據經濟建設,並將本地成功案例複製至全球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