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研製藥聯會高級執行董事陳素娟認為,香港在醫療數據應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香港文匯報記者黎梓田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藥物研發是一個非常複雜且耗時的過程,惟結合數據共享及人工智能(AI)後,能加速更多製藥相關創新應用落地。香港科研製藥聯會高級執行董事陳素娟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藥物以往從研發到上市可能需要14年至15年,惟近年來,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研發效率顯著提升,部分工序更可縮短至少一半時間。她強調,香港在醫療數據應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期望能充分利用大灣區的機遇,通過跨境數據合作,進一步提升藥物研發效率。

部分研發工序可省時一半

陳素娟在訪問中提到,過去一款新藥從研發到上市可能需要14年至15年,原因是其間常需經歷多個階段,包括第一至三期的臨床試驗、藥物註冊,以及後續的藥物監察(例如副作用觀察)等。其中,臨床試驗階段往往已需數年時間進行人體測試,並需應對高失敗率及龐大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但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藥物研發的效率顯著提升。例如,AI技術能加速篩選過程,將原本需一年的部分工序縮短至數月。此外,AI還能分析真實世界數據,幫助藥廠更精準預測藥物效果及優化臨床試驗設計,並快速識別潛在失敗案例,從而降低成本並提升成功率。

陳素娟強調,香港在醫療數據應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包括整體的醫療系統水平高,擁有豐富且高質量的醫療數據庫,這為藥物研發和真實世界數據的應用提供良好基礎。她又舉例,通過分析患者數據,藥廠可以更精準地設計藥物,針對特定疾病或患者群體進行個性化治療。此外,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有利與全球科研機構合作,進一步推動數據驅動的藥物研發。

然而,香港在數據應用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間。她指,雖然數據本身未被浪費,但其應用範圍尚未完全發揮。例如,香港可參考海外的經驗,建立更完善的數據共享機制,在嚴格遵守私隱法規的前提下,促進跨機構數據合作。這不僅能加速藥物研發,還能支持醫療保險、患者補助計劃等應用場景。

籲政府制定數據共享機制

在數據應用中,私隱保護是必須遵守的原則。製藥企業嚴格遵循香港法規,確保病人數據的安全。聯會希望特區政府能建立更清晰的法律框架,制定可操作的數據共享機制。這樣既能保障私隱,又能促進數據在醫療和科研中的應用。例如,通過匿名化數據處理,企業可在不違反私隱法規的情況下,進行跨國或跨地區的數據合作,特別是在大灣區內實現數據流動。

她特別提到,AI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前景無限。它不僅能提升研發效率,還能支持疾病預防和公共衞生部署。例如,通過分析歷史疫情數據,AI可幫助預測傳染病趨勢,協助政府和社會制定應對策略。香港作為數據和科研資源豐富的地區,有望在這一領域發揮更大作用。聯會與本地大學(如香港大學)及國際機構的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果,例如數據分析工具,推動本地科研進步。

陳素娟期望香港能充分利用大灣區的機遇,通過跨境數據合作,進一步提升藥物研發效率。當然,這需要解決數據隱私和跨境流動的法律問題。業界希望政府能牽頭建立一個世界級數據應用中心,促進業界與學術界的合作,讓香港在全球醫藥科研領域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