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7日第三屆鏈博會先進製造主題活動上,英偉達CEO黃仁勳與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始人王堅進行了一場爐邊談話。黃仁勳表示,AI在過去十多年時間裏,每隔三到五年就會有一次大變革,現階段AI已經能完成大部分認知性任務。他預測,人工智能的下一波發展將聚焦「物理人工智能」,即把推理能力應用於機器人等物理機械領域。
「過去10年,英偉達的算力提高了10萬倍。我們能處理更多的數據,讓機器學習得更有效。」黃仁勳指出,今年開源模型改變了AI技術,很多研究都是開源的,湧現了大量論文,而中國研究者發布的AI相關論文是全球數量最高的。他指出,開源模型是一種很安全的AI發展方式,可以通過全球審查來確保模型的安全性:「DeepSeek的論文寫得非常出色,絕對是頂尖的科學和工程水平。他們完全公開地進行研究,不僅為教育、學習和分享提供了機會,也讓很多人能夠對其進行審視,這非常有助於提升安全性。」
人工智能正拓展人類智能
王堅提出,人工智能並非脫離人類特性的獨立存在,而是對人類智能的增強,更能提升創造力與行業標準。黃仁勳對此表示認同,他以汽車擴展人類移動能力、飛機擴大人類移動範圍類比,強調人工智能正擴展人類智能——儘管其運作模式與人類大腦不同,卻能執行類似的任務。
黃仁勳表示,自己對今天的年輕一代感到羨慕:「他們從出生起,就將伴隨自己的AI一起成長。AI夥伴將能記住你一生中的一切,為你提供建議,教育你、陪伴你。」黃仁勳還認為,人工智能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平等,無論是農民、老年人、年輕人,或者不懂電腦的人,大家都必須盡快應用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發展下,也許我們的工作更少了,但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有深度思考的思維體系,要有辨析思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