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日,在觀看升旗儀式後,人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留影。 資料圖片

美全球民調:對中國好感度升至6年最高 對特朗普看法趨負面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媒體報道,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當地時間15日發布了一項對比中美影響力的民調報告。報告顯示,25個國家受訪的民眾對中國好感度升至6年來最高水平。其中,中國在9個中等收入國家獲得的好感度高於其他16個高收入國家。25國受訪者對美國及特朗普的看法則趨於負面。皮尤指出,受訪的25個國家中,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已經反超美國,被認為是世界領先的經濟強國。民調顯示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隨着「美國優先」政策(包括關稅措施)的推動,全球對中美兩大經濟體的態度正發生轉變。

調查於今年1月8日至4月26日進行,受訪的包括16個高收入國家和9個中等收入國家共逾3萬人,9個中等收入國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肯尼亞、墨西哥、尼日利亞、南非、土耳其,其他高收入國家則包括法國、加拿大、日本等。

9個中等收入國家正面評價中國

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5個國家中,有15個國家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民眾比例自去年以來有所上升。在9個中等收入國家,中國獲得的正面評價遠高於其他16個高收入國家。在這些高收入國家中,對中國的好感度從去年的23%升至32%,對美國的好感度則由去年的51%降至35%。

皮尤指出,今年調查結果與2023年大不相同,愈來愈多人將中國視為全球經濟頭號強國。報告發現,在接受調查的25個國家中,超半數(13個)國家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其中,有4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超過了美國的39%。

報告稱:「這與兩年前的情況截然不同,當時認為美國是世界領先經濟強國的人數多於中國。」

「美國看起來不像可靠合作夥伴」

調查顯示,全球多國對中美看法出現「逆轉」。其中,在更認可中國經濟實力的國家中,有5個國家的民意在過去2年出現了逆轉,在印尼、墨西哥、南非、阿根廷、法國,受訪者此前認為美國經濟更強,如今更傾向於認為中國經濟更強。

皮尤研究中心副主任、該研究報告作者之一勞拉·西爾弗分析表示,中國好感度的上升可能與國際社會對其不斷擴大的經濟影響力的看法有關,也與人們對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的不安感日益增加有關,「由於美國可能看起來不像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而且人們對特朗普領導全球經濟的信心有限,因此在某些人眼中,中國可能會有所不同。」

全球民眾正形成「多元立場意識」

有評論認為,這份報告背後,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全球民意潮湧,全球風向正在輕輕轉向。透過皮尤這份報告,人們看到的不是一場簡單的「二選一」,而是一種全球民眾正逐漸形成的「多元立場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