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除了學校課程外,全方位的學習活動對科創教育亦是關鍵。教育局與數碼港合辦的「學生創新科技訓練及栽培計劃」,今學年全新推出了「創科實習計劃」重點項目,並在近日舉行啟航日。計劃透過與數碼港的初創企業導師協作,為對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感興趣且具潛質的中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機會,助他們掌握創科知識,洞悉行業發展趨勢,為香港培育未來的創科人才。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課程支援)謝婉貞在啟航日表示,創科實習計劃採用「學用結合」模式,讓中學生先完成創科理論課程,再進入實習階段,可為具創科潛質及志向的年輕一代提供學習與實踐並重的平台。參與學生須先完成首階段共8個創科主題工作坊,經嚴格遴選的學生會於暑假期間,在數碼港指定的初創企業進行20小時至30小時的實習,以深入了解初創企業的運作模式,並透過與企業導師交流,學習前沿科技應用,提升團隊協作及解難能力。
共有15間數碼港初創企業參與是次創科實習計劃,其中貝智人工智能首席執行官黃俊文於啟航日與同學們分享其創科歷程,講解如何運用人工智能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並強調「科技向善」的理念,鼓勵學生以科技回饋社會。各到場學生亦與企業導師積極互動,就實習方向及目標展開熱烈討論。計劃完結後,教育局將於12月舉辦創科產業職業博覽暨分享會,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與學界及公眾分享經驗與心得。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在社交媒體發帖指,很高興見證同學於是次創科實習計劃中積極把握學習機會,展現創科熱忱,期待他們通過寶貴的實戰經驗,深化對創新科技行業的了解,並將STEAM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香港創科發展注入新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