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關稅政策正對當地小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深陷關稅泥沼的美國小企業東主,在試圖自救的同時,均密切關注中美貿易談判動向。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全美各地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小企業正採取行動,試圖捱過目前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的艱難時期。但許多人擔心他們的企業撐不下去。5 Star North公司老闆安德森說,「執政者似乎都不關心小企業。現階段我唯一的選擇就是清倉存貨,然後關門停業。」
安德森的公司與中國製造商合作生產丙烯酸記號筆等產品,現在只有5名員工,而年初有12人,目前留下來的員工中有3人正找新工作,預計本月底前離職,公司預計未來數月將庫存中的大部分產品售出。
報道稱,與大公司不同,小企業可以利用的槓桿較少,無法承受新的關稅政策帶來的打擊。大多數小企業僅與一家工廠或少數供應商合作,因此將生產轉移至低關稅國家尤其困難。微薄的利潤、較少的現金儲備和精簡的團隊,使其在貿易戰及其他經濟風暴面前更脆弱。
人工智能(AI)電商營運平台Pietra聯合創始人特里維迪表示,在過去4周裏,他看到關稅引發的小企業倒閉數量激增,由於在政策變化前訂購的貨物,現在運抵美國並面臨新關稅,「我們認為最差時刻還未到來,我們將看到一波大規模的裁員和倒閉潮」。
美國小型企業聯盟已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小型企業管理局(SBA)及其他政府機構提供資源,幫助小型企業處理豁免申請。弗吉尼亞州母嬰用品公司Sarah Wells Bags行政總裁韋爾斯說,「SBA的支持嚴重不足。沒有關於如何尋找美國製造商的網上研討會,也沒有如何尋找專家的案例研究,我至今未找到任何可行路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