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舉辦過渡性房屋開放日,人頭湧湧。圖: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工作人員解答參觀者查詢。
●何永賢和市民交流。
●房屋局提供專車往返參觀過渡性房屋項目。
●Edmond
●丁曉彤

開放日專車接送睇樓 市民讚接地氣冀「加場」

為提高市民對過渡性房屋的了解,香港特區政府房屋局昨日在葵芳社區會堂舉辦第三次過渡性房屋開放日,12個過渡屋項目的營運機構設置攤位,為參觀者介紹相關項目的社區環境、交通配套等,更提供專車接送參觀者往返部分過渡性房屋項目「睇樓」。現場人頭湧湧,有到場的劏房戶表示,目前的居住環境惡劣,但「上樓」無期,決定申請交通較方便的過渡屋改善居住環境。營運機構表示,參觀者最關注項目的位置和交通情況,交通配套已成為「加分」項目,亦期望可以多舉辦開放日,以更「接地氣」的方式了解市民所需,為他們打造理想家園。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在昨日的開放日上,合資格的入場人士可即場遞交申請過渡屋表格,葵芳社區會堂現場還提供專車接送參觀者往返4個正接受申請的過渡屋現場,包括大埔、元朗、打鼓嶺等項目。活動未開始,社區會堂已經有大批市民提早到達輪候入場,香港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亦到場視察並與參觀者交流。

冀盡早搬離劏房改善生活

不少參觀者直言「方便」為首選條件,尤以「齊惜福」營運、位於啟德沐安街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啟福居」最受歡迎,有不少參觀者詢問。住在深水埗一間約百呎劏房的郭女士與一對子女已申請公屋3年,至今「上樓」無期。她表示,現時居住環境惡劣,「房間內放一張床、一張細枱,擺滿雜物後便難以立足,細得離譜。」面對如此差劣的居住環境,月租卻不菲,索價七千元。

郭女士的子女分別在深水埗的中學就讀中一及中三,她認為「啟福居」地處市區,臨近港鐵站,方便她上下班及子女上學,「想申請該項目的三人單位,期望盡早搬離劏房改善生活。」

「齊惜福」市場項目經理Edmond介紹,「啟福居」提供約721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包括2人、3人、4人及無障礙單位,已於今年7月底入伙,他認為該處交通便利,步行3分鐘至5分鐘可直達啟德港鐵站,附近有多條來往港九的巴士線路,亦臨近商場,滿足居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

「齊惜福」另一個營運的過渡性房屋項目、荃灣「荃福居」,由去年入伙至今,入住率一直維持100%,幾乎是每搬出一戶,就有另一戶遷入,原因是「荃福居」交通方便,故他相信同樣交通便利的「啟福居」入住率也會高企,「啟福居同樣設立社區廚房、多用途活動室等,為居民提供各種多元化活動及課程。」

運輸配套足夠 非市區亦搶手

位於大埔船灣汀角路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善樓」,提供約276個單位,雖然並非市區項目,但營運機構「善導會」為方便居民出入,增加多條巴士及小巴線路連接市區,「善導會」營運及服務經理丁曉彤表示,其中小巴路線20B、20C及巴士路線75K大約幾分鐘一班,居民只需約15分鐘便可以直達大埔墟港鐵站。

她表示,項目由今年7月開始接受申請,已接獲90份申請,預計下月下旬入伙,亦十分滿意今次開放日的人流量,前來查詢的市民除了關注大埔的交通問題,同時也十分關心周圍配套,她建議政府多舉辦開放日,通過與市民直接的交流,更加能夠了解市民的需求及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