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脹持續惡化 民眾為未來生活費煩惱
今年是北美洲撤銷全部抗疫管制後的第一個聖誕,各地民眾理應大事狂歡慶祝,但通脹持續惡化、利率高企、物價飊升和債務負擔加重,導致一般人的可支配收入下降,加上經濟學者預測全球明年勢必陷入衰退,令到素來重視慶祝聖誕新年的美國人和加拿大人被迫勒緊褲頭,寧願節省更多金錢作為未來生活費。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
這幾個月來,美國消費者支出一直呈下降趨勢,經調整通脹後,今年1至9月消費者支出增長不到2%,最大原因是今年消費物價的上升速度快過工資,由於高通脹局面將在明年維持,所以受薪階層不敢貿然消費。不少美國人更表明為了慳錢,他們今年放棄在聖誕假期回鄉探親和取消所有慶祝項目,並且坦承高昂的生活成本令他們大吃不消。密歇根大學估計,美國家庭過去6個月的情緒指數與2008年底金融海嘯時期相若。
美41%家庭難負擔基本開支
人口普查局10月初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41%的美國人表示難以負擔基本家庭開支,較1年前29%大幅上升。根據德勤諮詢公司對5,000名成年人進行的假日消費調查,每個家庭的預期總支出約1,455美元(約1.13萬港元),但他們仍打算進一步縮減支出,尤其是減少購買禮物和電器。另一項消費調查亦指出84%受訪者表示只會購買提供折扣的物品,並且改買大眾化品牌。
專門替企業舉辦節日派對的昂加爾表示今年生意淡薄,並指許多面臨凍結招聘或裁員的公司不會花錢搞聯歡派對。經營達拉斯4間墨西哥餐廳的布尚表示,他們今年幾乎接不到大型聖誕節活動的餐飲訂單,較疫前的2019年大減95%。布尚指出租金、勞工和配料成本上漲,餐廳很難達到收支平衡。
加國八成民眾望禮物是現金
加拿大的情況與美國大致相同,減少節日消費已成為一般人的生活新常態,調查顯示每個家庭平均在聖誕新年消費1,520加元(約8,700港元)。另一項調查顯示近80%成年人最希望收到的禮物是現金,因為現金可以幫助他們交租和買食物。
在大西洋對岸的英國,今年通脹率升至逾40年來最高水平,聖誕應節食品例如香檳、火雞等,平均按年上升14%。消費研究公司Mintel訪問2,000人,約三分之一人表示會減少聖誕餐飲和家居裝飾方面的開支。Mintel零售業務研究主管卡羅爾表示,「人們仍希望好好慶祝聖誕,但通脹壓力促使他們縮減消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