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許多家長都希望子女學習勝過別人一籌,一種名為「指紋測試」的技術又悄然進入了上海的一些幼兒園。

這個「指紋測試」號稱通過指紋檢測就可清楚分析孩子個性、脾氣的技術,進行定向的培訓就可以發揮優勢。指紋測試是一家商業機構到幼兒園做的推廣測試,根據他們的理念,指紋從一個人出娘胎就已經定格,這個特點和人的性格天生有一定的共同點,因此通過指紋的採集可以將一個人的個性、性格、脾氣等各方面的特點都描述完整。

上海一些醫院的神經科、遺傳學科的教授專家說,指紋來自遺傳毋庸置疑,醫學上也早已得到證實。但是,指紋只是作為生物識別手段和醫學輔助診斷手段,和大腦並無直接聯繫。如果說一個人的外部行為可以利用心理學上的一些分析方法來探究他的潛意識,那麼用指紋來測試潛在個性、性格等人生特質,那可真的有點無稽之談。孩子的性格習慣都是在不斷變化的,不能根據某個測量將孩子的個性標準化、絕對化。

他認為如果用觀察孩子日常行為的方法來估測孩子的心理還無可厚非,僅憑指紋測試分析孩子性格氣質只能作為一種娛樂性參考,不能當真,否則耽誤孩子的培養,以小誤大。

指紋測試的派別堅持說,指紋測試有分析孩子的心理的作用,分析有兩大計算基準:

1、先天學習潛量(TRC)代表大腦皮質中的神經元數目,其單位為億,一般人約為100億。TRC只跟自己比,不跟他人比。TRC=十指測的實數的相加綜合。

2、操作角度(ATD)測量一個人的肢體敏銳度,代表一個人的腦與其肌肉的協調度。一般正常值在40~45度之間,然而ATD角度會隨年齡的改變而變化,特別是年幼時,ATD角度較大,隨着年齡增加,ATD角度逐漸變小,差距會在(+/-10度)。

有的人認為皮紋檢測,通過指紋採集可以知道孩子個性,所以因材施教。「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為了滿足家長胃口,不只大孩子的補習班林立,針對小孩子的課程也愈來愈多樣化了。看着剛上幼兒園的兒子帶回家的課後才藝調查表,才知道讓錢花在刀口上,是一個經濟問題。如果能知道孩子的學習潛能及人格特質,就可以更富有經濟效益。

皮紋檢測是一種透過手的指紋、線條、凹凸及形狀的行為科學。研究發現皮紋在遺傳上與大腦發展相關,由皮紋的外形可鑑別個體間的人格特質、精神特質與各項優勢領域等大腦功能差異。

·多元智能:了解孩子性格取向,認知自我差異,藉此因材施教。

·後天啟發:發揮有跡可循,察覺孩子優勢劣勢,規劃適合教育方針。

·感覺統合:透過測驗結果,認識孩子感覺,提升自我能力。

子女性格似你?唔似你?原來用指紋都可以看得出。指紋分析專家說,指紋其實是外顯的「DNA」,當寶寶在母親的肚子中發育至第13至19周時,指紋會與大腦紋路同步成長,因此其排列、紋路、數量等都受影響,可以看出大腦不同區域的發展,從而推敲分析出孩子的性格和學習潛質。

如果家長用合適的方法去教育、幫助小朋友成長,小朋友得到學習之餘,親子關係亦會更好!

採紋前,測評師會完整地說明整個流程,大致上就是透過壓十根手指頭的一個動作,可以了解孩子的潛在人格特性,是屬於思考型、社會型、開放型或是認知型。科學家對指紋的種類有不同研究,直至現在,指紋大約可以分為11類,即斗形紋、箕形紋、孤形紋等。不同的紋形都代表着不同的性格,而不同的手指代表着不同的大腦區域。左手拇指代表着右前額葉,右手拇指代表着左前額葉(Ayah Edy,Widianto Setiono,2009),而右前額葉正正是代表住我們的領導能力、人際關係技能、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等。當我們有紋形在左手的拇指,我們外在的性格會特別像該紋形,例如我的左手拇指是孤形紋,我的外在性格會偏向較為內斂,外表會比其他紋形謙卑,而且給別人的感覺會比較平和等等。

左前額葉則代表着自我內省、自我激勵、規劃及協調等。假如我的紋形是囊形紋,我的內在性格會比較容易着重完美,而且對自己的要求會比其他紋形的要高,同時在內省時,需要很多的私人空間,思考問題或規劃時,都需要達至情理兼備。

斗形紋在左右拇指時的性格特徵:斗形紋的性格比較剛強,工作時十分着重效率與速度。對於斗形紋來說,當有挑戰時,他必須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因此會給人一種壓迫感。斗形紋的人也較着重理性客觀的分析,但對他們來說,面子也是非常重要,因此與他們相處時,需要多加留意說話上會否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

如果斗形紋在左拇指時,他們的外表十分剛強,而且給人陣陣的壓迫感,對於不熟悉他的陌生人,相信都不敢惹他。但相對地,他們會比較容易領導別人,工作上亦會較為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