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鐵穹」防空系統

以色列於2006年以黎戰爭後,投放大量資源開發「鐵穹」防空系統,以攔截從周邊地區飛來的短程火箭炮及迫擊炮,自2011年服役以來,便成為以色列引以為傲的防衛系統。不過無論如何堅固的「鐵穹」,始終也有生銹的一天,在最新一輪以巴衝突中,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過千枚火箭炮的大規模飽和攻擊,部分成功穿透「鐵穹」的防禦,擊中約20處目標,造成最少5名以色列平民死亡。

加沙火力如歐洲小國

「鐵穹」是高度自動化的攔截系統,每個發射單元配備20枚搭載主動雷達尋標器的「塔米爾」攔截導彈,透過雷達自動追蹤來襲的威脅,在偵測到敵方火箭炮或迫擊砲後,可以在短時間內發射兩枚導彈進行攔截。「鐵穹」的攔截成功率號稱達85%,升級版在測試中更是「彈無虛發」。然而與其他導彈攔截技術一樣,「鐵穹」系統在面對飽和攻擊下仍然會出現漏網之魚,以色列軍方亦承認,在今次衝突中,「鐵穹」未能完全攔截來自加沙的火箭炮,但強調系統已經大大減少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

報道指,巴勒斯坦各派武裝組織在2014年上一輪衝突後,已經發現「鐵穹」系統的弱點,並因此儲備大量彈藥,同時在伊朗專家協助下,製作更多射程更長、彈頭更重的火箭炮,增加攔截難度。以色列軍方估計加沙現時有多達3萬枚火箭炮或各式炮彈,整體火力相當於一個歐洲小國,隨時都能對以色列發動密集式攻擊。即使無法造成嚴重傷亡,密集式攻擊亦能大大增加以色列的經濟成本。現時每枚「塔米爾」攔截導彈成本高達5萬美元(約39萬港元),相反巴勒斯坦每枚火箭炮成本只需數百美元,以一換二可謂非常「划算」。

《耶路撒冷郵報》情報分析員鮑勃指出,如果哈馬斯真的有能力突破「鐵穹」,或會大大影響以色列在今次衝突的部署,包括何時決定停火。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