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去年11月頒布的施政報告中,政府推出「躍動港島南」計劃,旨在將南區打造成充滿活力,而且適合工作、居住以及休閒玩樂的地區。即使計劃的具體細節尚未正式落實,但疫情期間隨港人本地遊上升的趨勢,無疑能給計劃試試水溫,也似是一場模擬考試。作為「香港後花園」之一的南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沿着海岸線的漁村承載香港的歷史意義和人文精神,同時隨着時代的變遷,孕育出香港獨有的產業、歷史建築以及海洋公園、珍寶海鮮舫等著名地標。而「躍動港島南」能否在政府的率領下,以煥然一新的面貌面世,甚至帶動整個都市一同「躍動」起來?
被稱為彈丸之地的香港,自開埠以來僅有百多年歷史,卻是一件埋藏故事的寶藏,單是南區就訴說着香港方方面面成長的故事。避風塘與香港仔海濱公園、新舊樓宇與工業大廈、遊艇與舢舨的交錯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致,是水上人、街坊感到自豪、且珍而重之的一片土地。在政府宣布推出「躍動港島南」計劃之前,在南區,傳統的「舢舨旅遊」以及私營或非牟利機構早就開始推廣不同路線的導賞團,帶領參加者從「昔日香港」出發,發掘埋藏在民間的故事。導賞團讓人們重新解讀、欣賞當區的風貌和人文精神,並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連結,盼給南區賦予新的意義。●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苡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