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飲涼茶 冷知識要知



夏日天氣炎熱多雨,日間高溫每達三十多度,容易令人身體濕重,致四肢乏力、倦怠、食慾不振等,這個時候最適合飲用涼茶去解暑祛濕。本報特此整理一些坊間常見的五大涼茶如五花茶、廿四味、夏枯草等的成分、功效及宜忌以及自家煲涼茶等各種冷知識,好讓大家消暑解熱,健胃生津。
五大涼茶成分、藥效及宜忌
1.廿四味
本港中藥舖的廿四味配方沒有統一成分,大概來自32種不同的藥材,其中有13種藥材是相同的,它們分別是:崗梅根、山芝麻、布渣葉、冬桑葉、淡竹葉、三椏苦、鬼羽箭、救必應、 五指柑、葫蘆茶、榕樹鬚、木患根、鴨腳皮。
廿四味味道苦性寒涼,是涼茶當中寒涼度最高的,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化濕利尿、下火,同時亦針對燥熱等症狀,例如暗瘡、口氣較大,喉嚨痛,小便黃,周身酸痛等濕熱症狀等。 雖然口感較為苦澀,但是卻能達到藥到病除之效,可謂「苦口良藥」。
不過,廿四味較寒涼,孕婦及蠶豆症者忌服。另外,老人、小孩、大病、久病和長期病患者,服用前先諮詢註冊中醫。
2.五花茶
五花茶材料則是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菊花和金銀花。
五花茶的功效包括清熱解毒、消暑去濕、減低腸胃刺熱、利小便、涼血,具預防季節熱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的功效。五花茶清熱功效最為顯著,能袪濕排毒除口氣。不過,秋天天氣乾燥,燥邪傷肺傷津。五花茶性味多苦寒涼,苦寒涼易燥濕,也就是會損傷人體津液,使身體燥上加燥。故五花茶不宜秋季飲用。
3.夏枯草
夏枯草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為苦、辛及寒。它的成分主要含熊果酸、齊墩果酸及夏枯草酸性多糖。夏枯草主要生於荒地、路旁及山坡草叢中。
夏枯草功效包括清肝明目:用於目赤腫痛,頭痛眩暈;散結解毒:用於瘰癧癭瘤,特別對肝鬱化火型的甲狀腺腫大有效;降血壓:對肝熱陽亢型高血壓有效。不過,脾胃虛弱,喜暖惡冷食、容易胃脹滿不適、腹瀉便溏,消化功能弱人士及對夏枯草過敏人士,均不適合服用。
4.羅漢果茶
羅漢果又稱「神仙果」,夏天開花,秋天結果,是一味藥食兩用的藥材。從中醫角度,其性味偏甘涼,有着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以及潤腸通便等功效。另外,在現代藥理研究亦指出,羅漢果還有護肝、抗氧化、提升免疫力及抗癌等功效。而且羅漢果屬於甜甙類,適合糖尿病和糖尿前期人群代糖使用。
不過,羅漢果始終性味偏甘涼,如果本身是體寒人士,或現在已經有寒咳狀況,盡量減少飲用為宜。
5.竹蔗茅根
竹蔗茅根主要成分:純水、馬蹄、竹蔗、蔗糖、紅蘿蔔、白茅根。功效包括潤燥止渴、利水袪濕,對於肺胃有濕熱而長痤瘡、粉刺的人甚為有效。 但本品性寒,糖尿病、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肚痛的人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