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暄集/麥當勞道\趙 陽
從花園道上山,過了梅夫人婦女會,向東拐入堅尼地道,不出百米,一藍色標牌便出現在路的右手邊,上面兩行黑體字「纜車徑」「麥當勞道」時常讓我會心一笑:精準的路標─從標牌旁那窄小的入口拾級而上,沿着纜車徑向麥當勞道方向進發,一邊是山頂纜車的路軌,深棕色的枕木時常在雨後散發着松油的香氣;一邊是新喬治亞風格的磚紅色建築,聖保羅男女中學近在咫尺。那側門常年緊閉,但幾棵鳳凰木紅色的花朵,總會在初夏時節挨挨擠擠地從校園裏探出頭來。
步行五六分鐘,便來到麥當勞道上。向東望去,映入眼簾的是基督科學教會香港第一分會,長方體半嵌入式壁柱支撐起白色的三角形屋頂,二十世紀初的希臘復興氣息撲面而來。行近細觀,外牆上的拱形櫥窗具有羅馬特色,而屋頂的瓦片又採用了典型的中式設計。香港的中西文化和建築藝術交融從這小巧精緻的教堂便可見一斑。
教堂隔壁,便是大名鼎鼎的聖保羅男女中學,古典的門廊,愛奧尼亞式的門柱,正門上方寬闊氣派的陽台和沉穩大氣的一對石甕,格外引人注目。這是香港第一間男女同校的學校,也是第一間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上課的學校,若在放學時分,深藍色旗袍校服三三兩兩,成為麥當勞道上流動的別樣景致。
倘若在纜車徑的路口西行,兩邊都是半山的舊式豪宅。最西端與花園道相接處,是聖約翰大樓,亦是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總部所在地,其下屬的香港聖約翰救傷隊是香港現時唯一提供二十四小時免費緊急救護車服務的非政府機構。麥當勞道舊稱麥當奴道,以香港第六任總督MacDonnell命名。整條街沒有快餐店,想拿着麥當勞漢堡在麥當勞道打卡的「筒子們」,不妨在距此最近的花園道先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