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散為器/北京的佛寺\馮愛枝

  「當年輕人湧入寺廟,他們在上班和上學之間選擇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間選擇求佛。」今年以來,寺廟遊悄悄在年輕人當中流行起來。拋開近段時間的這個熱點話題,如果要給內地城市的佛寺數量排名,你覺得哪裏最多?

  「有多少條胡同,就有多少座廟。」按照老北京人的這個說法,北京的佛寺數量一定位居前茅。根據一九五八年的全國文物統計資料,北京當時尚存寺廟兩千六百六十六座。作為歷史古都,北京的寺廟數量之多,在全國堪稱首屈一指,外地遊客來北京旅遊,行程中一項主要安排也多是逛古剎古寺。

  北京的寺廟「之最」比比皆是,如擁有全國最大佛教戒壇、北方地區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戒台寺,擁有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喇嘛塔的白塔寺,和世界上保存石刻經版最多的雲居寺。而經常人如潮湧香客極多的寺廟,則要數雍、乾兩代帝王的「在潛之居」雍和宮,作為清政府曾經掌管全國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雍和宮是清中後期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用金、銀、銅、鐵、錫鑄製的「五百羅漢山」、由一棵完整的白檀木雕刻出來的「檀木大佛」和高達一點五米的青銅「須彌山」,都是寺中瑰寶。

  北京寺廟眾多,不同寺廟供奉的佛像可能不一樣,但有一個細微的「線索」可尋。大乘佛教以時間區分認為有「三世佛」,分別為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人們常用東邊象徵過去,西邊代表未來。在北京,「一枝塔影認通州」的燃燈塔位於北京主城東邊的通州,供奉的是過去佛燃燈佛;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万春亭,供奉着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大日如來佛;而位於北京城西的香山碧雲寺,其天王殿供奉的則是大肚便便、笑口常開的彌勒佛。

  上面的細微「線索」,是去年在北京燃燈塔採訪參觀時,當地一位宗教建築研究專家告訴筆者的。幸運聽到了這位專家的介紹,要不然還不知道拜的是什麼佛。看來,年輕人「上香」前,還是得先「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