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眼錄/四海皆友\劉 俊

  《靈動飄逸 四海皆友》是李獻文為白舒榮《回眸──我與世界華文文學的緣分》一書所寫序的標題,我覺得「四海皆友」四個字用得極好。這不僅是因為白舒榮曾任《四海》雜誌負責人,將「四海」嵌入顯得特別渾成,而且白舒榮確實是朋友遍天下,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到處都有她的朋友。

  《回眸──我與世界華文文學的緣分》這本書,就是白舒榮與世界各地華文作家的交往紀錄、她為世界華文文學作品寫的「書序評論」以及她「行走世界」的所見所聞(大都是與文學相關的「風景」)。白舒榮是國內最早介入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領域的重要編輯和研究者之一,無論是編《四海──台港澳海外華文文學》(後改名《世界華文文學》)還是編《文綜》,她都兢兢業業,致力於將刊物辦成「不僅僅是一本發表華文作品的雜誌」,而要使之成為「肩負着神聖的使命」,「團結世界炎黃子孫,增進了解溝通,有利中華文化在全球發揚廣大的事業」。

  白舒榮除了做好編輯工作,為傳播世界華文文學和中華文化盡心盡力,她也從一個編輯的角度和女性的感性出發,對世界華文文學展開研究。作家述往和作品評析,是白舒榮研究世界華文文學的特點,也是她收穫信任和友情的源泉。寫白先勇她着重刻畫白先勇的「有情有義」;寫施叔青則突出施叔青「很中國」的一面:「身上流露着濃厚的中國文人情采和風韻」;寫黃春明則經由他拒絕進入娛樂保健場所的細節寫出黃春明的淳樸和天真;寫張翎則突出張翎的優雅和執著。在以《為無名英雄喝彩》為題的書評中,她為藍博洲寫出了台灣白色恐怖受害女性的堅韌、頑強而大聲叫好。

  白舒榮為人熱情坦誠率真,她可以和黃春明開玩笑,也可以和尤今形成「修理」別人的「語言」同盟。《回眸》中的友人世界印證了李獻文序中的這句話:白舒榮「舊友新知遍及四海之內」。面對白舒榮強大的朋友圈,你能想到的只能是這四個字:四海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