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聯繫/港股實名制首日 市場運作暢順
港股實名制昨首日實施。證監會市場監察部執行董事梁仲賢表示,市場運作及系統大致暢順,將會繼續與業界及交易所聯繫。
港股實名制實施前,證監會一直密切監察市場的準備情況,因中介人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在香港投資者識別碼制度下,就收集、儲存、處理和使用個人資料,向個人客戶取得所需同意,以及更新客戶的識別資料。有券商昨表示,大部分客戶已完成實名制登記,只有少數客戶未完成登記,相信不會對市場帶來影響。
僅少數客戶未完成登記
港股實名制生效後,投資者若買賣港股,必須經證券商或銀行簽署同意書,向港交所和證監會提供個人身份資料,否則只能出售或提取現時持有的股票。港股實名制的身份證明文件資料,包括客戶身份證明文件上的姓名、號碼、發出地和類別,毋須轉交其他資料如出生日期、住址或電話號碼等。
中介人需要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先取得客戶同意,才可將客戶的身份證明文件資料轉交給保密資料庫,並為每個客戶編配一個唯一的「券商客戶編碼」(BCAN)。證監會及其他監管機構日後可透過BCAN查看客戶的交易記錄和持倉情況,但不能查看客戶的身份資料。
據了解,是次推出港股實名制的重點,是覆蓋二手市場的交易,監管當局面對日益龐大的交易量時,可更有效率監察及執行紀律行動;同時,港股實名制配合企業登記戶口最終實益擁有人(Ultimate Beneficial Owner,簡稱UBO)申報制度,更能強化監察運作。
目前有關制度仍未能解決投資者抽新股時,不時出現的重複認購申請問題,這有待港交所落實數碼化的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基建設施及投入運作,始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