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洞察/美銀行業危機的衝擊有多大?\Susan Curry
美國上周短短數天內接連多家銀行倒閉,投資者對市場消息感到應接不暇,無疑為宏觀經濟環境及銀行股構成巨大壓力。不過,優質的銀行擁有充裕的資本、拖欠還款情況有限和財力雄厚。是次倒閉事件導致個別銀行股表現分歧,有些銀行股進一步承受沽壓;有些則表現穩定。事實上,今次市場波幅可為銀行業創造投資機會。
從經濟角度來看,今次銀行業風暴事件鞏固了對美國經濟基本情況的幾個預測。首先是經濟硬着陸及失業率上升的風險依然偏高。基於預期經濟在今年第四季將陷入負增長;若控制有關風險的措施未能奏效,美國更可能會提早出現衰退。
其次美聯儲局的緊縮政策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影響實體經濟。基於聯儲局自去年3月才開始加息,可以說經濟尚未完全消化近期連番加息的影響。估計聯儲局繼續加息會加劇第四季的存款定價壓力。隨着部分競爭對手被擠出市場,預期行業將會出現整固。
至於銀行借貸標準則很可能會進一步收緊,這通常會對經濟增長造成沉重壓力。若當前事件削弱市場對這些行業的信心,令投資活動、生產力或就業市場受損,便會對廣泛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由於相信是次倒閉的銀行實體所面對的大部分問題,應屬於個別事件,因其業務主要集中於面對龐大資金、監管或法律壓力的行業。部分銀行股即使受壓,但並無出現同樣問題,主要由於客戶基礎分散於不同行業,有助降低流動性風險。另外,預計大部分銀行的資產均受惠於利率上升。
雖然未能確定投資者對區域銀行的憂慮將會持續多久,但相信這次波幅提供機會,讓投資者把資產分配至資本充裕、擁有對利率作出沖的投資組合,以及具備多元化存款基礎的機構。預期流動資產保持強勁,而且受惠於加息環境的銀行,可望締造豐厚的股本回報率。
(作者為宏利投資管理高級投資組合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