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交流:制訂西九文化遊 廣吸灣區客

◆左起:吳志華、馮程淑儀。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左起:吳志華、馮程淑儀。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背靠內地豐厚文化資源 打造中外交流優質平台

  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近期訪港旅客激增,西九文化區因新增的M+博物館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兩大展館成為遊客必到打卡之地,亦位列旅遊發展局優先推薦景點之一。見證越來越多旅客到訪西九文化區,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均感到鼓舞和欣慰。他們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透露,西九文化區已成立了旅遊部門,並與政府討論為大灣區居民打造一到兩日的旅遊路線,而香港故宮館亦會與北京故宮合作開設首家文創商店,並正籌備一個與三星堆遺址相關的展覽。他們表示,將會更好地利用區內硬件設施,背靠內地豐厚的文化資源,令西九文化區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優質平台。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從去年7月開館至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參觀人數已經超過90萬,疫情期間大部分是本地觀眾,(恢復正常)通關之後就多了內地遊客,目前大約有25%的遊客是從內地來,其中有一半是大灣區遊客。」吳志華說。

  料每月接待600團

  對越來越多充滿期待的到訪者,香港故宮館與西九文化區也有他們的新計劃與打算。馮程淑儀直言,不同於迪士尼和海洋公園,西九文化區不算是一個旅遊機構,因此在旅遊推廣方面,他們一直在學習探索中。「我知道大灣區有很多觀眾希望在復常通關後來西九看看香港故宮館和M+,我們正在與旅遊發展局討論,可否為大灣區居民打造一到兩日的旅遊路線,吸引他們從內地過來遊玩。」

  她又透露,西九文化區已成立了旅遊部門,每月可以接待600多個旅行團到訪,還為郵輪遊客制定參觀導賞團。「我們也在與附近景點、酒店以及迪士尼、海洋公園溝通,希望可以制定一個共同的旅遊路線,令訪客既可以去到主題公園玩樂,又可以來到文化區感受文化薰陶,靈活設計行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將迎來一間新的文創商店。吳志華說:「文創產品會是我們之後發展的一個重點,在4月底會開放一間規模更大的文創商店,其中產品部分是自己開發的,部分是與北京故宮合作的,設計主要體現香港元素和香港故宮館的特點,相信以後文創產品也會越來越多。」

  「與倫敦、巴黎相比,香港不算是有文化底蘊的城市,那些地方可以稱為『文化中心』,但他們的藝術機構主要目的是介紹他們的收藏和文化,而香港的定位很明確,是『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因此我們不但要介紹自己的文化,更是一個展示全世界優秀文明的平台。」馮程淑儀認為,香港本身就是中西文化薈萃的地方,既深諳中西文化的不同特點,又對兩種文化的推廣都持有經驗,最重要的是香港根植於中華文化、背靠內地豐厚的文化資源:「我們有國家,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港與四川合作 籌備三星堆展覽

  馮程淑儀與吳志華近日赴北京拜訪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國家文物局及文旅部。吳志華表示收穫頗豐:「內地同仁非常關心香港故宮館開幕後的情況,也表示會全力支持我們今後需要協作的部分。」

  他透露,香港故宮館已與四川文物局達成合作,正在籌備一個與三星堆遺址相關的展覽:「我們希望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帶給觀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關於中國文明起源,三星堆文化是一個很好的代表。今次的成功合作讓我感受到,內地各省市政府都很支持香港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