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深事/港商候春暖「關」開 東門勢東山再起


「愛一座城市,是由愛一條街開始,他們融入感情地去細細讀一條街……」這是本港學者盧瑋鑾(名作家小思)在其散文中深圳東門的寫照。改革開放後作為深圳商業起源地的東門步行街,見證了深圳敢拚敢搏、勇為天下先的無畏精神,凝聚了數代人的深刻回憶。
疫情下,東門雖然暫時退下了昔日耀眼光環,但包括港人在內的眾多商家堅信,有中央作為強大的背景,有大灣區宏偉藍圖,待通關後東門定能再度煥發光彩照耀灣區。\大公報記者 黃山(圖、文)
12月的鵬城,天氣已顯得濕冷,走在大街稀疏的人流,都是厚厚的羽絨服加身。在東門町美食街卻是另一片如火如荼景象,打扮時尚的年輕男女三五成群,在各個美食檔前穿梭,熱鬧非凡。
新十條出台 商家感鼓舞
「感謝中央出台新十條防疫措施,市面近日才多了人流逛街消費。」在東門做了十多年服裝批發的莉莉表示,疫情期間生意是下跌了不少,「做生意肯定有賺有虧,哪有一帆風順的,只要挺過去就是風雨過後見彩虹。」
「疫情下,老闆差不三年沒有返深巡店,但店舖業主好好人,知道疫情期間生意艱難,減租三成多共渡難關。」位於東門町的花之茶飲品店是港人開的老店,店長李先生有感而發地說,深圳是一個人情味濃厚的大都市,他身邊的朋友都紛紛表示要留守深圳,幹一番事業不虛度年華。
「新十條防疫措施出台後,東門的人流相對多了一些,現在羅湖又出台促進旅遊的十條政策,將東門納入大力推廣的旅遊景點中,對商家來說肯定有極大的鼓勵作用。」在東門町經營燒烤店生意10多年的郭先生表示,東門在疫情前人山人海,生意應接不暇,想找一個店舖做生意好難,即使有人轉讓也要數十萬元頂手費,但受疫情影響,現在空舖出租的廣告在東門隨處可見,他希望新政策盡快見效,特別是「鼓勵深港主題精品遊」,對港深兩地的旅遊都可以起到正面效應,「好盼望早日通關,港深兩地徹底融入大灣區,起到1+1大於2的功效。」
疫情低谷 靠老客戶捱過
「我在深圳30年,在東門打拚也超過20年,可以說見證了深圳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和東門商圈的變遷。」在東門遠望商城從事翡翠生意的港人香先生慨嘆,90年代初到2015年期間,內地經濟經歷了幾個井噴期,「當然也有低谷逆境,就好像這兩年的新冠疫情,許多盲目擴張或缺乏資金支撐的企業都難逃執笠的厄運。」香先生指向周邊的空舖感傷地說:「全靠口碑積累了一批老客戶,現在每天都在堅守,期待春暖花開。」
「現在逐步復常,滿大街都看到面帶笑容激情四射的市民,加上東門升級改造,成為羅湖旅遊景點標杆大力宣傳推廣,東門絕對會煥發新的光彩。」香先生對前景充滿信心:「疫情的陰霾很快會消散,期待通關後港深兩地攜手合作再創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