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心理代償 渴求陪伴

  大學生「養狗熱」在社交媒體走紅後,網友們態度各異。一些網友認為,這是放鬆心情的好方式;也有一些人表示難以理解大學生的「幼稚行為」。有專家說,這實際上是年輕人的一個「解壓工具」,也體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的活力與創造力,以及他們的社交渴望和陪伴需求。

  華中師範大學心理中心研究認為,同學們在朋友圈分享「紙盒狗」,約上小夥伴一起「遛狗」,能獲得社交上的積極反饋。製作者將照片、視頻等上傳至公共平台,在獲得點讚、評論中能獲得被關注的滿足感。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表示,這是大學生通過自主設計、手工製作等一系列活動,鍛煉想像力來釋放壓力、努力豐富自己課餘生活、增加社交活動的一種新穎方式。陸林提示需注意兩點:「一是需要符合疫情防控的規定,減少人群的聚集;二是分清現實和想像的邊界,不要過度沉溺在想像力中。真的讓紙箱小狗成為一種生活寄託佔據大量時間,就可能出現問題。」

  大公報記者 江鑫嫻